第135部分(第2/4 頁)
年)》為題出版的會議論文集,專門題獻給丁玲和艾青(後者親自參
加了會議),載有歐洲、美國及中國學者寫的論文 29 篇。第二次國際會議專
門討論“魯迅及其遺產”,1981 年 8 月在加利福尼亞州阿西洛馬爾舉行。由
李歐梵編集的會議論文集目前在準備中,收論文 12 篇,評價魯迅對中國現代
文學、政治和思想的範圍廣闊的影響及其在世界文學中受接納的程度。最近
的學術會議是 1982 年 12 月在檀香山舉行的“中國現代短篇小說批判探討”
研討會。約 20 位學者討論運用西方批判理論分析五四時代早期至現在的有特
色的中國短篇小說的可行性。研討會標誌了首次把精選小說的內在結構作為
文學文字而不是作為歷史檔案或作者的傳記資料來進行持續的探討。
學者也可利用載於溫斯頓?L.Y.楊和內森?K.毛編的《中國現代小說:
研究和欣賞指南》的書目提要;唐納德?吉布斯和李雲晨(音)編《中國現
代文學研究和翻譯書目,1918—1942 年》。
包羅最豐富的現代中國小說的英譯樣本是劉紹銘、夏志清、李歐梵編《現
代中國小說和中篇小說,1919—1949 年》,現代中國詩的樣本是許芥昱譯編
《20 世紀中國詩集》,現代中國戲劇的樣本是愛德華?岡恩編《20 世紀中國
戲劇選集》。
第 10 章書目提要,見前書目提要 2 和 10。
11.中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5 年
儘管緊張並明顯重要,抗日戰爭時期仍然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未開發的
部分。抗戰時期國民黨的最佳的全面寫照,大概仍然是當時在中國採訪的兩
個美國記者寫的著作:白修德和賈安娜著《中國雷鳴》。這部著作批評國民
黨,但作出的總評價正在得到最近更多學術研究著作證實。關於這一時期的
包羅最豐富的著作是,現代中國著作最豐的史學家吳相湘撰寫的《第二次中
日戰爭史》兩卷。雖然披露的資料有用,但是吳著在批判解釋或分析上顯著
不足。分析較充分並有有關國民黨戰時努力的有價值史料、特別研究軍隊派
系傾軋和政治敗壞的影響的一部著作是,齊錫生著《戰爭中的國民黨中國:
軍事失敗和政治崩潰,1937—1945 年》。易勞逸在他所著《失敗的根源:國
民黨中國在戰爭和革命中 1917—1949 年》中也持批判態度看待國民黨。質量
上和對國民黨評價上各異的論文專題集,有薛光前編《中日戰爭期間的國民
黨中國,1937—1945 年》。美國外交官謝偉思在當地曾對國民黨作過一些最
銳利的分析,他的戰時文電稿已由周錫瑞編成《在中國的失機》一書出版。
另一個美國人,格雷厄姆?佩克,從普通人的有利地位評價戰時中國;他的
著作《兩種局勢》是一部罕見和令人愛讀的作品,充滿諷刺幽默和與中國老
百姓的同感。
關於抗日戰爭的軍事方面,劉馥著《現代中國軍事史》提供良好的概括
研究。迪克?威爾遜著《兩虎相鬥之時:中日戰爭史實,1937—1945 年》是
一部普通讀者愛讀的著作。敘述各次戰役頗詳細的一部國民黨官方著作是許
朗軒和張明凱編《中日戰爭史,1937—1945 年》;這部作品是胡璞玉(音)
主編的國民黨國防部出版的多達 101 卷的中文《抗日戰史》的要略。若干較
短的中文軍事史可以利用,其中有何應欽著《八年抗戰之經過》和國防部戰
史局編《中日戰爭史略》。
美國在華的軍事作用,已在美國陸軍部戰史處主持下由查爾斯?F.羅曼
努斯和賴利?森德蘭執筆寫成的三卷史給予接近定論的論述。這部充分研究
英文檔案後寫成三卷史的書名是:《史迪威赴華使命》、《史迪威指揮問題》
和《中緬印戰區的時機消失》。史迪威將軍是戰時在中國的主要美軍將領,
是巴巴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