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頁)
誠然,誠然。”
老人又咳嗽兩聲,拱了拱手道:“那老奴先告退了。”鮮于通忙道:“華山夜裡霧重路滑。我送您回房吧。”
老人嘿嘿笑道:“不了。不了。老骨頭還沒散。”說著便站起身來,蹣跚著往門外走來,走到一半,又回頭拱手道:“先生,明兒老奴自會離開,也就不與你告辭了,見諒了。”
青書暗道:“這老人步態沉穩,落地卻悄無聲息。瞧他似是一人走來。搬著這麼一個一百來斤的箱子上華山,嘖嘖,功夫了不得啊。”見他就要破門而出,便屏息斂氣,閃到一邊。悠悠躍高三尺,伸手一勾,腰肢稍扭,便騰上屋脊。
這一系列動作兔起鸛落,宛若行雲流水,迅捷順暢之極。即便那老者功夫不弱,也是聽不出絲毫端倪,“太極十三勢”之功用。可見一斑。
張三丰曾在那本小冊子裡寫道:“此十三勢精深奧妙,包羅永珍,然則難學難精,非悟性、毅力、慧識俱佳者不能成之。然遍觀我弟子,皆無此能。幸耶?哀耶?”
“包羅永珍”四字,可見這太極十三勢之強。北宋年間。武林中頂尖的絕代高手無涯子、李秋水隱居鏡湖之底,日夜研習武功,為的便是創出一門包羅永珍地功夫,而終不能成。但張三丰此時卻能自豪的說。這門功夫包羅永珍,可剛可柔,可攻可守,可陰可陽。其武學大宗師的氣概,顯露無餘。
又提到他七位弟子,能傳此十三勢者,委實太少。蓋因這十三勢衍變開來。過於繁複。往往悟性不足者,不能悟通下節;而悟性高者。悟通之後,卻因在腦中推衍各種情形各種形勢太過繁複,無毅力者,自然知難而退;而慧識,卻是最為重要一節,條條道路,盤根錯節,然則大道至誠,唯有一條。在張三丰看來,張翠山或有此能,但創出十三勢後,他卻失蹤。而其他弟子,則差了許多了。故而藏書於小屋之中,潛心研究一門更為深入淺出的絕學,便是太極拳劍兩門絕技。這兩門絕技都是易學難精,但練到後來,卻是和“太極十三勢”殊途同歸。
“太極十三勢”既然包羅永珍,要修成此技,便絕非易事。青書這些年來無所不讀,除去道家經典,諸子百家,無一不覽,他不求甚解,只消有一字一句能令他福至心靈便可。厚積而薄發,終讓他在光明頂上悟通“雲勢”,周身融融透透,仿若空谷,全身上下,每一塊肌肉都能隨心而動,真氣恍若珍珠粒粒,充斥全身。
武學修為到了這個境界,江湖上也就那麼幾人能與你一爭長短了。
而這位老人家年紀雖大,武學修為卻顯然沒有那麼高明,半閉著一雙老眼,晃晃悠悠的從堂中走出,懷中兜著鮮于通贈的三樣寶物,一步一顛的往東園走去。
青書腳下一動,悄悄躡足跟上。
老人穿廊過室,不多時便到了所住房間。無巧不巧,青書所居乃是西園最裡邊的一間房,而這老人,恰恰是住在東園中最裡邊地房間。
“吱呀”一聲,老人推開房間,好似是極困了,一頭便倒在床上,嘴中罵罵咧咧:“小兔崽子,給脫脫那賊送人參?王爺還不活剝了我!”只聽得悉悉碎碎一陣響動,那老人微微冷笑道:“送給脫脫那混帳,還不如自個兒吃了。”
話音方畢,便掏出那三千年上支手足俱全的稀世人參,便要往嘴裡送去。
便要一口咬下,老人忽覺一陣勁風撲面而來,緊接著腰間一痛,欲要大撥出聲,喉嚨又是一緊,已被人扣住咽喉要害。
青書笑道:“老人家,你叫什麼名字。”這話卻沒有沙啞著嗓子,他說著便手下微微鬆了鬆。老者只覺壓力稍減,便欲大呼,但青書何等人?雲勢貫通後,風吹草動,秋毫蚊蠅,都逃不過他法眼靈耳。便好似禪宗天眼天耳兩門神通,能令人靈識大增。
老者心知這人厲害非常,自己若想活命,便按著這人說的做。喉頭稍稍蠕動,示意青書鬆開一些。
青書右手收回些許力道,笑道:“老人家,我勸你還是莫要與我唱反調,我問什麼,你答什麼,對大夥兒都沒壞處。
老者艱難的點了點頭,青書又鬆開些許,那老者放長長吸了一口氣,虛弱道:“你是誰?”
青書嘿然冷笑一聲,手上一緊,那老者被他無儔握力一捏,幾乎就背過氣去。
“我問你的是,你地名字是什麼。”青書話語森嚴,帶著一股子不容置疑的氣勢。自劉基與他切磋武藝,談論經典,他便已開始壯大自家勢力。很大一部分是劉基慫恿,當然,也並不排除他自身因素。
這些勢力在無聲無息間成長許多,有布莊有錢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