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虜問題早已下達了命令,說是要全部“處置掉”(殺掉)。下級無視上級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無論幹什麼事情,軍司令部似乎本來就無意尊重中央的指令。更何況第13師團所屬上海派遣軍有像長勇那樣的參謀,他曾放肆地說過,屠殺30萬俘虜是他下的命令。(《大屠殺》第38頁)
洞先生提到第13師團屬上海派遣軍,分析是很對的。1992年12月19日,《港臺資訊報》以《南京大屠殺罪魁有新說》為題報道說:
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是誰?人們一般認為是松井石根,因為他是攻陷南京的日軍最高統帥,他被判絞刑也是罪有應得,但問題在於當時真正指揮和約束日軍行動的不是他,而是天皇的一位親戚——朝香鳩彥親王。
南京被圍期間,1937年12月7日,朝香鳩彥被任命為上海派遣軍司令。12月8日,朝香鳩彥抵達戰地聽取報告後,立即下達了“殺掉全部俘虜”的密令,於是破城後大屠殺慘劇發生。
12月17日,日軍舉行入城儀式。松井石根在第二天“忠靈祭”後感到自身罪責重大,以嚴厲言詞對朝香宮和柳川軍司令官以及全體參加祭禮者進行了訓斥。他邊哭邊訓斥,強調部屬今後要更加努力整飭軍紀軍風。事實證明毫無效果,其原因可能就在朝香宮、柳川和中島今朝吾等人身上。
上述提到環城和江邊的部分屠殺,城內的屠殺僅提及一點點苗頭。城裡是不是未發生重大慘劇呢?不是的,一幕幕慘劇令人髮指。
佐佐木元勝當時是野戰郵政局長。他在12月16日下午到達南京,在馬路上仍可看到當時悲劇的情景:
在這條馬路上,從軍政部到海軍部數町(一町約合109米。引者注)之間,有跡象表明,當時有人發出過可怕的求救的慘叫聲。屍體很少,大概已被收拾,但步槍、鋼盔、衣服等亂七八糟地丟在地上,可以想見,當時有一兩萬中國兵在這是被槍殺的。其中好象也有脫去軍服而換上便衣的中國兵。(《野戰郵政旗》上冊,第216頁)
佐佐木元勝所看到的是在中山北路至挹江門裡大屠殺中國軍民的慘狀,是南京城裡“兩條血路”中的一條。另一條是中央路:
12月13日,……攻入城內的一部分日本軍,立即佔領國民黨機關和銀行,其他部隊衝進了中山路(即南北向橫貫於南京城中心的從中山路到中山北路的一段馬路,約五公里長)和中央路(通往中央門三公里的一段馬路)。當時,在城內馬路上,擠滿了難民以及國民黨退下來計程車兵和傷員。那是因為,家家都把門關得緊緊的,擁進來的難民沒有安身之處,只得呆在馬路上。日本軍不分青紅皂白地向這些人群開槍,這兩條馬路上,數萬人被殺……尤其是12月14日早晨,坦克部隊、炮兵部隊侵入城內,衝過了這兩條馬路。13日和14日兩天屠殺的結果,馬路變成了血的馬路,血的洞窟。
1984年8月4日,在日本宮崎縣臼杵群北鄉村一農民家裡發現一本直接參與“南京大屠殺”的侵華日軍士兵留下的日記。日記本是日本博文館印刷的。這個士兵是侵華日軍都城第23聯隊的上等兵,屬第10軍第18師團。《朝日新聞》8月4日報道了日記的部分內容。
第二部分第29節 三方面證人的經歷和所見(3)
日記中12月15日(1937年)一頁中寫道:
今天,碰到大約二千名無路可逃的中國佬,打著白旗排著長串投降,老幼摻雜,服裝不一,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沿途綿延而跪,簡直成天下之奇觀。我們好象沒有采取任何處理措施就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把他們殺了。近來,閒得無聊時,就拿殺中國人取樂。把無辜的中國人抓來,或活埋、或推入火中、或用木棒打死、或採用其他殘酷手段加以殺害。
在12月21日一頁中他寫道:
今天,又把無辜的中國人推倒,猛打,打到半死狀態時,又把他們推到壕溝,從頭上點火,把他們折磨死。為了消遣解悶,大家都這樣取樂,這要是在日本內地,將會造成大事件,但在這裡簡直如同殺狗宰貓。
在這個農家儲存的相簿裡,還發現三張名片大小的黑白照片,其中一張:在看上去似乎是住房的建築物前,有12個剛剛砍下的頭滾落一地,中間一個好象是個女人的頭;另 兩張照片是婦女和老人的屍體。《朝日新聞》說,照片沒有標明是在南京城,但這個士兵曾悄悄地對他的家屬講過:“這是南京大屠殺的照片。”
有資料表明,第23聯隊不屬於第18師團而屬於第6師團之誤。該聯隊兇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