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子骨,休去墜落陷人坑。”言罷,掌推七竅,倒地而醒,忙然起榻,細細思忖,不解其故,仍復臥之。
。。。
 ;。。。 ; ;
第二十回 冒三緘題詩訪友 引七竅入閣言情
老道晨起拈香參道後,子精子忽出神廬,與之言曰:“爾觀所住之子,乃紫霞門第虛心子所化,爾毋慢之。彼欲去則不可留,欲止則不可遂,上天下地,結得一段奇談在此,毫莫轉移也。”囑罷,退入神廬。
老道將齋食辦畢,拍門呼餐。七竅起,整衣而出。餐齋後,盤桓觀內,若有不豫色然。老道見而問曰:“相公面帶愁容,有胡不樂?意者敝觀鄙陋,不堪為室,飲食淡泊,不堪入口乎?”七竅曰:“觀地幽深,無殊仙府,齋筵精潔,不異珍饈,厚謝朝朝,久已不便。吾之愀然弗樂者,以訪友未遇故耳。”老道曰:“公子既欲訪友,吾觀東偏有明堂宮焉。前有子丹道人自崑崙而來,住於其內,凡四方學道之士以及求指休咎之流,來訪此道者絡繹不絕。公子欲探良友訊息,祈子丹老道示以往來客冊,或能得其友之所在,亦未可知。”七竅喜曰:“有此佳境,吾必向彼一往。但去路不識,道長其能導我乎?”老道曰:“敝觀無人,未克偕往。暫將觀門落鎖,導至三叉歧路,得見明堂宮境地,然後歸來亦可。”七竅曰:“如是有煩道長多矣。”臨行時,老道詢曰:“公子此去其長適乎,抑去而猶返乎?”七竅曰:“吾將行李攜去,如知良友訊息,則不反矣。”老道曰:“倘訊息未得,不嫌湫隘,何妨轉到敝觀,久久住之。”七竅曰:“者是自然。”老道於是攜杖前導,七竅尾後,出得叢林,向東而行。行至三叉路口,老道以手指曰:“公子向中直去,前面深林一帶,即明堂宮之山麓。由麓左轉,直上其頂,即明堂宮之首重。”七竅曰:“是山何名,如斯幽雅?”老道曰:“俗號是山為小崑崙。以其山勢險峻,與崑崙無異也。吾不克相隨矣,但願公子良友在此,去即晤之。”言已,攜杖而返。七竅見老道歸去,孤身隻影,向深林遄征。
總真童子正在空際四處觀望,遙見七竅洋洋灑灑直投明堂宮,忙按雲頭,墜於宮內,在客舍壁上,題四語云:“徵鞭逐逐履塵封,才過西南又轉東;訪友不逢常念友,聊將資訊寄飛鴻。”後書“遊山逸士三緘題”七字,下又書細字一行:“明日下榻泥丸觀。七竅賢兄若遊至斯,得見俚言,速臨一晤。”書畢,仍上雲頭從泥丸地界竟去。
七竅是時已到明堂宮,參見子丹子後,宮之上下玩賞一週。
轉至西廊,瞥見詩句,遂問宮內道童曰:“貴宮至泥丸觀,路有幾許?”道童曰:“僅十里耳。”七竅曰:“觀在何方?”道童曰:“西面。”七竅曰:“貴宮以下,又向何行?”道童曰:“向左。”七竅問明路徑,念切良朋,離卻明堂宮,望泥丸觀進發。
行約十餘里,歧路在望,一上一下,兩皆西去。七竅不識所向,暫息道旁,候有行人而訪問之。候之甚久,來一老叟。
七竅起揖而詢曰:“敢問老丈,泥丸觀之去路左乎,右乎?”老叟手指其耳,以不能聞告。七竅乃附耳而大聲曰:“此去泥丸觀左右兩路,何者為是?”老叟似有聞也,笑而答曰:“爾問宜都縣,老軀未曾走過。”七竅又大聲附耳曰:“泥丸觀在何處?”老叟似乎聞之悉也,而答曰:“犁板田處處皆然,不止此地。”七竅見其所笑甚左,難以問明,遂以泥作一九,復作一觀形示之。老叟視而默默良久,曰:“爾問泥丸觀乎?”七竅點額者三。老叟曰:“爾不知去路乎?”七竅點額如前。
老叟曰:“如是向下到黃庭觀,向上即往泥丸觀也。”七竅詢楚,拜辭老叟,從上而去,竟至泥丸觀焉。觀之東西盡屬廂房,西廂壁上早被總真童子題有詩句。七竅參罷老道,遊至其間,見而誦曰:“一觀遊餘一觀遙,詩題壁上指徵鑣;君行莫謂天淵隔,急向前途折柳條。”後面亦書三緘題雲。七竅誦罷,暗自思曰:“吾訪三緘數載,僅見一絕,今睹二詩,亦嘗以訪吾為心,但不知還在是觀否。”問諸道童,道童曰:“題詩人昨日至此,臨行詢吾以黃庭觀之路,諒必到彼去矣。”七竅聞之,意欲追蹤而往,奈天色昏黑,只得止宿於茲。
紫霞知總真童子冒名題詩,將七竅徵車已引至泥丸觀內,然於泥丸觀寄詩,必引入黃庭,漸漸導至洞中,得見靈宅子矣。
如見靈宅,斷令七竅變遷心性,以為壞道主。吾不忍吾弟子墜落仙根,再盡師弟之情,從實告之。倘仍不聽吾言,俟壞道時又作理會。意計已定,按下雲頭,來在泥丸觀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