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方呢?當然有。氣候變化的速度、廣度、影響的地區分佈都還有待討論。但是科學期刊上關於氣候變化的900篇經過同行評議的論文中,沒有一篇反對“氣候變化是真實存在並且需要提請政策上的重視”這一科學共識。正如《科學》雜誌所說,“政治家、經濟學家、記者以及其他人可能會存有這樣的印象……氣候學家之間有很多混亂、爭執和不同意見,但這個印象是錯誤的”。
是誰造成的?
我們已經知道溫室氣體是從哪裡來的。二氧化碳佔溫室氣體的70%,它的排放主要來源於化石燃料的燃燒,由比例大致相當的三個部分組成:交通運輸、住宅和商用、製造業。溫室氣體的第二重要成分是甲烷,主要來自於天然氣洩漏以及稻田和脹氣的牛的排氣(信不信由你)。其餘的成分是一些微量氣體的混合,例如氮氧化物。
關於溫室氣體,還有另外兩點值得一提。首先,這些氣體覆蓋整個地球,所以它們是從哪裡排放出來的並不重要。這意味著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哪些國家)單獨行動能解決這個問題,全球合作聯手行動才是關鍵。第二,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聚集了幾十年甚至數百年,所以今天我們遇到的問題是過去幾十年間排放積累的結果。照此說來,即使我們立即大幅度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也要到21世紀中期才會開始下降。
有人說,相比於大自然的碳迴圈(從植物*到火山爆發等都包括在內),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是很少的。從理論上來說,這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卻偏離了正題:人類真正造成的後果,是讓整個自然界失去平衡。試想,一個浴缸的水龍頭和排水口同時開啟,只要流出的水量和流入的水量相等,水就不會漫出來。但是哪怕只把水龍頭再稍稍開大一丁點兒,水最終就一定會漫出浴缸。
我們也知道現在的問題是過去很多年積累的結果。發展中國家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增加很快,不容忽視。但是,現存的絕大多數問題卻是由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引起的,這一點也毋庸置疑。
氣候變化會對地球和人類產生怎樣的影響?
坦白地講,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氣候變化究竟會有什麼影響,不過已經有了一些不錯的理論和預測可供參考:
氣溫升高。有史以來最熱的10個年份中,有9個出現在1995年以後,而2005年是其中最熱的一年。雖然平均氣溫的上升看起來並不太多,但這種變化更多表現為更頻繁的極端最高氣溫值的出現。2003年歐洲的熱浪吞噬了2�6萬人的生命,而到2040年時,歐洲一半年份的夏天都會有這麼熱。
海平面上升。全世界的冰層都在融化。這些年來,美國落基山脈的積雪已經減少了16%,非洲乞力馬扎羅山上的冰層則已減少80%。這些冰層(尤其是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層)融化的潛在後果,是海平面的顯著上升。很多低窪國家的大部分地區將被永久淹沒,全世界的海岸線都會向陸地大幅後退。
第二章 綠色浪潮的自然驅動力(4)
暴風強度增大。早在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美國海岸的一年前,《紐約時報》就報道說,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氣候變化正在顯著地增大颶風的強度。關於某次超級颶風(如卡特里娜)是否是氣候變化的徵兆這一點尚不明確。但是,毫無疑問,隨著海洋溫度的升高,我們將會面臨更強烈的颶風和颱風。
生態系統被破壞。隨著氣溫升高,降雨模式改變,水文變化,什麼東西應該生長在哪裡,哪些物種消失或者繁盛等情況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楓樹將無法在美國佛蒙特州生長。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阿拉斯加,變暖的氣候使松皮小蠹在這些它以前無法繁盛的地方恣意繁衍,使百萬畝森林遭到毀壞。另據一些專家預測,美國中西部將會像大蕭條時期那樣受到旱災的困擾,以至於大幅降低美國糧食的生產能力。
人們流離失所,成為環境難民。卡特里娜颶風過後,新奧爾良的悲慘景象為我們展示了成千上萬人突然被迫遷徙時所特有的混亂和痛苦。在未來的幾十年間,我們可能還會看到這樣被迫遷徙的人群,他們有可能來自北極的小村莊,也有可能來自像孟加拉國這類國家的大片區域……在這些地區,數千萬人生活的地方僅高出海平面一點點。這些人將何去何從?
誰將受到最大的衝擊?
那些沒有能力應對大災難的國家很可能就要遭殃了。地勢低窪的國家,尤其是那些靠近赤道地區的低窪國家,面臨著格外巨大的困難。那些最容易受到衝擊的國家往往也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