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3 頁)
,讓老百姓也富裕起來,滿足他們對財物的需求,那就是在行仁政了。”齊宣王還是很猶豫,又說:“我還有個毛病,我好色”。孟子回答到:“當年的聖人周太公也好美色,但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大聖人。可見,好美色不能成為不行仁政的藉口。只要你在滿足美色慾望的同時,能體會到老百姓也喜好美色,並儘可能滿足老百姓的願望,那也是在行仁政了。”
第二章 儒家的原創時期(11)
孟子在這裡玩了“偷換概念”的把戲,將貪財好色從壟斷性、破壞性的慾望,轉變為正常、合理的需求,並勸導君王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忠恕之道”。
孟子還把惻隱之心直接解釋為“不忍人之心”。一天,孟子又去拜會齊宣王。齊宣王見了孟子,向他發牢騷說:“幾天前,我在院子裡看書,正好一個下人牽了頭牛經過院門口。我就問他牽牛去幹什麼。他回答說要牽到太廟中做犧牲,宰了祭祖。我看著牛行將就死的樣子,很不忍心,就跟下人說讓他換下這頭牛,改用一隻羊來祭祀。沒想到這一來,人們紛紛議論,說我小氣,祭祖連頭牛都捨不得,要改用一隻羊,我都煩死了。”孟子藉機大發議論:“其實,大王你並不是捨不得用一頭牛來祭祀,只是因為你親眼看見這頭牛就要被殺死,心中不忍,所以要下人改用那隻你沒有親眼看到的羊,來代替作犧牲。換句話說,你把對牛的‘不忍心’換成對羊的‘忍心’。如果大王能從親眼所見的牛的悽慘樣子,聯想到你尚未親眼目見的羊身上,把‘不忍心’推及到羊身上,進而相應地,一步步把這種‘不忍心’推廣到先前所‘忍心’的人和事上,大王就已經推行了惻隱之心,在行仁政了。”
從這兩則故事可以看出孟子很會講道理。他的理想主義並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從一些很具體、很平實的事情上一點點推廣開去。這就是儒家所謂的“極高明而道中庸”,也是儒家的核心宗旨和活力之源。
孟子把“養浩然之氣”作為充擴善端、成就善性的重要途徑。他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種浩然之氣是“至大至剛”的,瀰漫在整個宇宙天地之間。我們可以透過培養這種浩然正氣,做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人。
養成浩然之氣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知道”,一個是“集義”。“知道”,就是通曉精神通達之道。“道”是精神由以超越的途徑,和最後所能達到的“神而明之”的境界。“集義”則是做應該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使自己的所作所為無不合宜,達到一種道德的自律。
孟子的“養氣”思想不只針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更指向人們的宇宙生命。為此,他提出了“天爵”和“人爵”的概念。孟子說,在現實中,人的價值可以透過他是否在社會國家中獲得認可來判斷。我們常聽人說“望子成龍”、“出人頭地”,反映的正是這樣一種“人爵”的價值觀念。孟子認為,人們除了是現實社會中的“人民”之外,更應該是生活在宇宙天地之間的“天民”!而“天民”也有評價標準,那就是“天爵”,是人們在宇宙天地之間所獲得的成就。相對於“人爵”,孟子更加看重“天爵”。他認為“天爵”才是人們最真實、最重要的身份。
獲得“天爵”的過程,正是“養浩然之氣”,充擴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之心的過程。孟子還指出,“養浩然之氣”應順乎人的天性。人的天性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養氣”也應該是一個順乎天道自然和人性本真的過程。孟子反對人為武斷的做法。為此,他講述了廣為後世人知的“揠苗助長”的故事。
孟子還發展了孔子的仁政學說,主張“制民恆產”,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保護他們生存權和基本財產。與孔子相比,孟子思想的革命性要更強一些。他支援“湯武革命”,提出著名的“民貴君輕”學說,指出國君如果不實行仁政,殘暴貪婪,人們可以將他流放甚至殺掉。
第二章 儒家的原創時期(12)
孟子所處的戰國中期,百家爭鳴已經全線展開,儒家思想受到墨家和楊朱學派的挑戰。孟子曾進入齊國的稷下學宮,同各家討論和爭辯。孟子在維護孔子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據時代的新特點、新變化,對儒家思想做了新的發揮,進一步完善了早期儒家學說,孟子也因此被尊為儒家的“亞聖”,成了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重要奠基人。
第四節荀子的貢獻
荀子常常被稱作先秦儒家的“殿軍”,“殿軍”是古代軍隊中位於隊伍最後位置的將領,作用是保護後方、阻止敵方追擊,今天常說的“殿後”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