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刻。
趴在父親背上去探親
在我七八歲時,父親決定帶我出趟遠門,去山莊頭看望姥姥。山莊頭沒通汽車,要走30裡山路才能到。我一路上興奮地跑著,跳著。走了幾里路後,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著氣。見我走不動了,父親詭秘地一笑:“我這裡有大杏子你吃不吃?”他不知什麼時候放了這些好吃的在衣兜裡。我見了一下子有了力氣,跑到他身邊,拿過杏邊吃邊走。走到寺家莊路口時,在前面走著的父親悄悄地在路旁石頭上又放了5個杏子,指給我看,我會意地跑過去撿起來,吃著杏,又堅持走了很遠。實在走不動了,我又耍賴坐了下來:“爹,姥姥家怎麼這麼遠啊?”本來想鍛鍊一下我,可見這樣,他卻心軟了,心疼地背起我一路走去。
我邊吃杏邊咂著嘴巴,不知什麼時候伏在父親溫暖寬闊的背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父親怕我感冒,想了個辦法,指著路邊的一隻狗說:“小孩,醒醒,看這兒有隻狼。”一邊說一邊搖了搖我。我迷迷糊糊地說:“有狼哩,狗我也不怕!”見我還沒醒,他脫下外衣搭在我身上繼續走。
父親就這樣揹著我一步一步地走著,大約三四個小時後,我們終於到了山莊頭。父親看我醒了,就把我從他背上放下來。他沒有說自己有多累,第一句話就是問:“小孩,俺孩累不累?”
父親牽著我的手,走進一個很破舊的小院裡。這院子沒有院牆,沒有街門,房子是小沙石壘成的,房頂上有的地方用茅草遮著,有的地方用石板蓋著用來擋雨。我叫了一聲姥姥,姥姥聞聲扭著小腳從裡屋出來,看見是我們遠道而來,喜歡得兩眼眯成了一條縫,忙把我們迎進屋。
父親剛坐下一會兒,就起身幫姥姥家整修房子,一邊幹活還一邊聊天。姥姥看見他能說會道又會幹活,臉上樂開了花。
住了兩天後,我開始想家了,吵著要回去。父親依了我,準備回家,走時往姥姥手裡塞了一把錢。姥姥依依不捨地送出我們好遠。
躲過了一次父親的批評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是很威嚴的,在家裡他說了算,母親和我都得聽他的。由於母親只生了我一個孩子,對我十分疼愛和嬌寵。有一次,母親生病了,還在不停地做鞋子,縫幫納底,白天做,晚上也不停。我心疼地說:“媽,你不要做鞋了,等病好了再做吧!”每當這時,母親總是深深地看我一眼,嘆口氣,繼續低下頭做著,而且做得更快了……一雙新鞋子終於做好了,母親很高興,把我叫過來:“小孩,穿上試試吧!”我試了一下,正合適!母親摸前摸後;把手指塞在鞋子裡面試著大小,叫我左轉右轉,好像看不夠似的。看我穿得舒服的樣子,她高興地說:“俺孩喜歡,就穿著吧!”父親在一邊直誇她手藝好,說:“誰能做下這麼好的鞋子?”聽見父親誇自己,母親微笑著,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中。
一、父愛如山(2)
第二天,下地勞動時我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新鞋。父親看見了問:“你穿著新鞋去地裡勞動呀?你穿新鞋去,不怕別人說你?”少年的我並不理解父親要求我們艱苦樸素的良苦用心。我正體會著快樂,卻被父親一番說道,就發了小孩子脾氣,把新鞋扔出屋子,雞和貓嚇得到處亂跑。
父親看見我這個樣子,說:“怎麼,我說你一句,你就……”沒等父親把話說完,我就趕緊走出院子到場上幹活去了。因為我瞭解他,他說話一套一套的,誰要被他抓了理,他就會說得頭頭是道,句句在理,聽的人無法還嘴,恨不得鑽到地縫裡。與其留下挨一頓批評,還不如出去幹活,他多少會消消氣。
晚上開青年會,我作為團支部書記主持會議。會還沒開始,父親就進來了。我趕緊招呼他坐下。父親問:“你們開什麼內容的會?”
我說:“學習理論,聯絡實際,找到毛病。”
父親“嗯”了一聲說:“散會後,給我彙報一下。”
會後,我慢慢地走到他房裡,只見他抽著煙,身邊放著個水杯,在等我,似乎坐了好久的樣子。我心想他一定還惦記著白天的那個糾葛,估計還要教育我一頓,心裡有點發虛,為了躲過這一關,不引起他的注意,我只衝著媽叫了一聲:“媽,我回來了!”
父親見我沒跟他打招呼,主動應聲道:“噢,明珠,你回來了?”
父親見我這樣子,知道今天教育不成了:“你睡吧,明天早點叫上吉義,擔上糞,聽見沒有?”
我說:“聽見了,你也早點睡吧,爹!”
父親有時也會誇獎我。有一年秋天,我在大寨參加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