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但意味著現有的出口經濟模式已經窮途末路。
日本所有一切經濟構造都是為出口經濟服務的,勞動者的薪酬在很長時間內被有意壓低,日元匯率一直由政府掌握在“恰當”的範圍內,銀行的貸款與股市的資金主要流向大企業,銀企聯合、互相持股的模式一時蔚為壯觀。日本擁有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不用解決建立品牌、提升出口產品附加值難題,日本企業的管理是世界級教材,同時,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資源瓶頸,日本早從20世紀中期就開始參股全球各大資源性企業,以防止1973年的石油危機重新上演。
如此精密的一部出口機器,簡直是工業出口國的樣板,即使韓國、亞洲四小龍、中國全都依此模式取得過炫目的成功,如今卻陷入了困境。
日本國內長期維持的低薪與養老資金的不足一方面鼓勵了工薪族的鬥志,另一方面抑制了國內的消費。日本政府釋出勞動白皮書顯示,2006年,反映物價上升率的平均實際勞動報酬比2005年減少,但總勞動時間卻同比增加,為年間1 811小時。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日本居民實際收入和消費水平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下降。截至2009年3月,日本家庭平均消費支出(扣除物價變動影響)連續13個月出現下降。2008年情況更糟,根據2009年4月釋出的資料,2008年6月全日制勞動者的平均工資較2007年少了,為萬日元。10年來,首次跌破30萬日元大關。
日本人在國內雖然沒有享受到高薪消費的樂趣,但相比其他國家,30年來企業的總體薪酬成本還是大有提高,這拜日元升值所賜。1985年,日本人的工資水平是美國人的48%,由於工資水平上升與日元匯率飆升,5年後,按美元計算,日本人的工資水平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便縮短到了區區15個百分點。而到了1995年,日本人的工資水平更超出了美國的37%。這決定了日本不可能成為世界加工廠,只能成為加工廠的領導者,才能收回高昂的成本。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外向型經濟失去支撐(2)
日本政府對經濟的主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20世紀60年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70年代推出“列島改造計劃”,最近制定的“開拓未來戰略”計劃。該戰略計劃投資總額高達萬億日元,是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方案,僅財政支出就達萬億日元。這些計劃有成功有失敗,總體而言,在經濟起飛時成功的機率較大,而在工業化完成後成功的機率較低。
日本政府推動的高科技專案無論是在網路還是在機器人方面,或者遠遠落後於美國,或者商業化前景不明。2009年又有報道,日本政府將推出電子資訊科技產業的財政刺激計劃。該計劃為期3年,總額達6萬億日元(約合億美元)。
日本在高科技行業的逐漸落敗,說明日本政府主導的出口導向模式沒有刺激企業進行整體創新之功效,而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的積極財政政策總體而言沒有能夠讓日本經濟復甦,除了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之外,說明日本政府消費已經到達極限,增加在本已十分完備的交通等方面的公共產品的投資,等同於浪費。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金融模式管制極多,往往在實體賺得厚利透過購買美國的金融產品將大部分利益返還給美國金融機構。德國同樣以銀行業為主,但德國的內需啟動有統一前的東德為支撐,而後歐盟又為德國提供了相對廣闊的市場,而日本卻不具備這些優勢。
如此完備的一部出口機器已經走到頭了嗎?西方人說是的,因為最敢消費的美國人正在深度節儉;但日本人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他們不願意放棄出口主導的經濟模式。
據日本共同通訊社報道,日本政府於2009年5月發表的2009年版《製造業白皮書》將目光瞄向持續擴大的新興市場國家的中產階層,白皮書建議日本製造業產業積極開發這一群體需要的產品。白皮書分析說,在金磚四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巴西),年可支配收入超過5 000美元的消費者已經從2002年的約億人增加到2007年的約億人。日本企業應該更多地重視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透過本地化降低生產成本、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實際上,從2002~2007年,日本經濟有微弱卻長期的增長,主要依靠強勁的出口和企業裝置投資帶動,對美國和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出口大幅度增長,並且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價格有所上升,而中國出口到日本的產品價格下降。
如果要繼續成為出口強國,也許新興市場是最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