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中國經濟面臨改革30年以來未有的大變局,如不積極謀變,將有可能急速倒退。謀變的關鍵在於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從外向型經濟轉向內需型經濟。這是所有幅員遼闊的大國崛起所走過的共同道路。
單純發展外向型經濟有侷限性,提振內需是中國經濟的關鍵也早已成為共識。但內需屢提不振,無論是以低息手段推動民眾消費,還是以公共產品市場化的方式讓民眾花錢,到最後得到的大多是假振興、真問題。民眾對於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問題怨聲載道,而民眾的這些沉重負擔,恰恰是中國內需全面萎縮的重要因素。
目前重新以高分貝呼籲提振內需,是由於國際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幣升值使中國以出口為生存根基的中小企業遭遇困難,全球金融危機讓外向型企業經歷生死劫,以壓低資源價格、汙染環境為代價的“餬口型”外向型經濟走入了死衚衕。全球金融危機唯一的結論是,中國依靠外向型經濟走強國之路危如累卵。由於中國低成本製造業產能嚴重過剩等原因,導致全球資源價格提升倒逼中國製造品成本上升,連海爾這樣的中國品牌企業都只能靠越來越多的貼牌生產謀生。中國製造業再不尋求突破,將成為沒有前途的夕陽產業。
2007年前後,海爾集團CEO張瑞敏說過:“電行業的利潤就像刀片一樣薄,我們必須走出去。”在汽車行業,平均利潤率不到5%;服裝行業整體利潤率只有左右。根據廣交會等資料顯示,紡織服裝業正是出口寒冬中最受打擊的行業之一,到2007年年底,全國服裝庫存達到120億件,完全可以滿足全世界人民一年的服裝消費。
只有看清楚形成出口經濟的根本原因,認識到內需不振的根源,才能找到轉向內需經濟的可能道路。
在加入WTO後,我國出口呈現連續4年的爆發性增長,也對國內投資需求形成強勁的拉動,地方政府間日趨激烈的增長競爭是投資過熱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的競爭以土地、稅收等巨大的優惠條件為代價,這被稱為“競次選擇”,誰敢壓價,誰壓得狠,誰就能收穫外資,而民眾沒有得到實惠。以蘇州為例,節節上升的GDP並沒有讓當地民眾的生活、消費水準同步提高。對內資、外資實行不同的政策,這是內資的悲哀,也為內需不振埋下禍患。2008年,政府花大力氣實行兩稅合一,內外資企業統一實行25%的所得稅率,這對內資企業是個極大的利好,但對於享受慣了20%以下優惠稅率的外資企業來說,則可以透過註冊新公司享受“三減兩免”等待遇繼續規避統一稅率。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受制度掣肘(3)
內需不足的最大障礙是國有經濟的分量太重。按照經濟學家陳志武教授的說法,國家對要素和資源控制得太嚴,比例太高。按測算,現在中國75%的資產(包括國有企業、土地和礦產資源)掌握在國家手裡,而不在民間,由此付出的代價是,中國的經濟增長永遠是投資驅動型,而不是消費驅動型的,並且是國有企業投資與外資投資驅動型,而不是令人欣慰的民間資本投資驅動型的。國家掌握絕大部分的固定資產配置權,迫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只能由出口來帶動,從而讓出口驅動型的經濟模式繼續得以強化。
國家掌握資源過多,對股市也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佔70%以上的國有控股權理論上可以流通,卻在非流通的情況下享受高溢價,導致市場價格體系被破壞,股市大跌不止,使中國發展市場經濟亟須的直接融資市場失去信心。
我國政府財稅收入高到讓人臉紅的地步。近年稅收節節攀升,增幅遠超當年GDP的增幅。如果這樣的局面繼續下去,到2050年,國家稅收將等於GDP,我國將第二次成為“全民國有”的國家。事實上,中國目前財稅收入增加幅度所佔GDP比重,已經與改革起步時持平,改革30年後,政府的財力控制反而回到改革的出發點。
同時,居民收入佔GDP比重連續下滑。根據國家資訊中心分析師徐平生提供的資料,我國居民最終實際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從1999~2005年7年共下降個百分點。
如何提振內需?要提高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提高民間投資的比重,降低政府與外資投資比重,概而言之,建立內需經濟的重點是發展內生性的本土市場經濟,調動民間力量,並且藏富於民。
首先,當務之急是把“非公經濟三十六條”落到實處,在各個行業真正對民營經濟進行市場準入;其次,把政府的財稅收入壓縮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