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轉嫁給消費者。但這與經濟復甦的目標背道而馳。
加稅對內銷企業的打擊重於出口企業,政府鼓勵出口,重新提高出口退稅稅率,這等於變相增加了內銷企業的負擔,與擴大內需的政策針鋒相對。
中國降稅減費、擴大內需的改革遭遇財政收入攔路虎。政府的矛盾之處在於,要扶助企業走過產能過剩的嚴冬,減稅是擴大投資與消費的必然之舉;不過,由於大手筆實行財政刺激計劃、擴大社會保障、企業贏利下降,導致政府財政收入迅速下降,不得不實行更加嚴格的徵稅政策,稅務官員馬不停蹄到各個企業,成為催稅員。
此時加稅是在經濟復甦的星星之火上澆上一大盆冷水。在接下來的8個月,財政收入同比增加18%,意味著經濟必須回到火熱的2008年—看看現在各地的企業情況吧,這將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市場希望政府節約行政開支,從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全面轉型,以減輕國內企業與消費者的負擔。但對政府而言,行政改革困難重重,收效甚微,面對國內的鉅額儲蓄,最簡單的辦法是加大國債與地方債、企業債的發債量,也許2009年中國的財政赤字將遠遠超過預算,這將給日後中國經濟復甦埋下隱患。
藏富於政府,還是藏富於民?關鍵在於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對經濟長遠發展的影響,如果政府在強大的收入激勵下,將自己當成獨立的利益主體,而不是納稅人所購買的公共產品的服務主體,甚至站到市場主體與消費者的對立面,唯一的辦法就是約束財政增長幅度,使政府不得不恢復公共服務的本職,迫使政府組織消腫,否則,財政收入的增長只能提供更多的浪費資金和沉沒成本、*成本。
世界經濟轉型,是我國市場化改革的又一個契機,當我們一再表明對外開放與市場化的立場時,應該以市場化的財稅體制與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相輔而行。經濟下滑而稅收增長,政府支出增加,對經濟的主導作用增強,在宏觀經濟資料與稅收增長反差的背後,說明中國企業的市場化動力在衰退,說明居民財富縮水、消費意願下降,這種情況不改變,我國經濟有可能陷入表面增長下的實質性衰退。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仍需推進(1)
經濟衰退期有人重提增加國民收入為內需撥火,在2007年中國經濟熱得發燙時,很多人提到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為經濟降溫。無論經濟是冷是熱,國民收入增加是所有人共同關注的焦點,是解決中國經濟頑疾的公開藥方。
200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旨在為發燙的經濟降溫。會議透露出2008年宏觀調控將“從緊”,“穩中求進”將成為基調,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2007年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上明確表示,未來將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兩防”毫無疑問已經成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誰都不會否認,在中國經濟轉變的關鍵時刻,需要一個平穩的產業與金融環境,此輪調控正值人民幣匯率市場化起步之初,能源、環境、稅收等一系列政策鼎革之際,給過熱的經濟降溫取得了最大限度的共識。
爭論的焦點不在於降溫本身,而在於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如何降溫?第二,中國經濟在降溫之後走向何處?這兩方面是一枚硬幣不可分割的正反兩面,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中國經濟必須儘快補上國民財富增長難敵國家財富增長、內需遠遠抵不上出口這一課,政府有關部門有必要制訂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以國民財富的增長與公共福利體系的完善,來抵擋資本時代的巨大沖擊。
讓中國經濟冷卻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在加快匯率市場化程序的同時,政府不停地動用財稅、貨幣等各種手段,並且透過向國際輸出資本的方式擠去資產和價格泡沫;另一種是透過二次分配加快生產要素價格的改革,儘快實現財富向民間的轉移,以拉動內需市場,杜絕國民的後顧之憂。前一種方法目前已經初現端倪,中國企業源源不斷參與海外併購、中投公司與QD II資金海外投資起航就是表現,這種外科手術式的辦法,透過減少貨幣總額與資金量強行除泡;後一種方法則可以稱之為中醫療法。
通常認為,人均可支配收入短期內大幅提高是經濟步入過熱區間的一個標誌。這是宏觀經濟學的常見理論,同時容易導致片面解讀,形成認識上的巨大誤區。在勞動者權益得不到保障、市場預期模糊的情況下,勞動者可支配收入追隨產品價格提高是通貨膨脹無法壓制的一個結果,而不是通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