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所以說財富錯覺比貨幣錯覺的破壞力更大,小到使家庭財富化為烏有,大到使社會為之動盪。
財富錯覺雖然是一個主觀的概念,反映的卻是客觀社會。
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的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給人們的概念總是漲勢大於跌勢,它的薪酬支付方式和商品標價方式長期以來給人以收入高而物價不高的印象,它的美元又是全世界通行的硬通貨,加上消費信貸的深入人心,使政府和居民都養成了擴張性消費的習慣,似乎越支出政府越有錢,越消費居民越富裕。人們養成了透支消費的習慣,凱恩斯關於消費增長幅度小於收入增長幅度的絕對收入假定至少在當今美國社會是不適用的。
市場判斷的錯覺
從資本市場來看,它的市值是波動的,而且波動的幅度很大。有時一天之內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美元的價值就化為烏有,像水蒸氣那樣揮發掉了。美國的消費者大多是成熟的股民,他們對這種市值的揮發和股市的跌蕩,都有過或多或少的經歷。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消費習慣,在股市上漲、自己賬面價值增加時,他們就會擴大消費,而當股市下跌時,卻不願意緊縮開支。這符合杜生貝的假定,就是個人消費支出的變化往往落後其收入的變化。因為消費者的錯覺已經形成,消費習慣已經培養出來了,改變它需要時間。如果不能減少儲蓄,他們就會用借貸來維持已有的支出。
從房地產市場來看,儘管房地產是用貸款換來的,房子已經抵押給銀行,但仍是記在消費者的名下。消費者在估算自己的房產時,印象最深的是它值多少錢,然後才是欠銀行多少錢。前者是算給自己的,後者是算給別人的,當然計算時靠後。這是財富錯覺的第一個特徵。
美國消費者在償還房地產貸款的大部分時間裡甚至不知道自己欠銀行多少錢,因為還款金額會隨著市場行情和利率的變動隨時發生變化,貸款的期限一般長達十幾二十年,利率還是浮動的,這一切都會加深消費者的錯覺。
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就是管理者錯誤判斷預期收入的一個實際例子。這家公司的組成人員包括華爾街的操盤老手、金融家和著名經濟學家,都是高智商的人。他們精於計算和建立數學模型,認為市場主體的理性行為必然導致均衡狀態,未來的收入可以預期,而風險可以控制,利潤可以穩賺。
他們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30億美元的資本金,承擔著1400億美元的負債,負債和資本金比差不多47倍。除此之外,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還持有標的價值高達12 500億美元的金融衍生產品合約。在運用高財務槓桿和頻繁交易獲得高回報多年後,他們碰上了東南亞金融危機和俄羅斯金融危機。這打破了其套利交易的基本假設,多年積累的利潤和資本金在財務槓桿的反作用力下,耗盡速度遠快於其財富積累的速度,這家公司也最終走向破產邊緣。3
可見,即便是高智商的運作能手,在預期利潤的誘惑下,也會因誤判資本市場的不確定因素而翻船,更不用說普通的消費者了。
收支習慣的錯覺
對市場判斷的錯覺是一個普遍現象,不單單是美國。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只要有股市和房地產這種波動性大的市場,財富錯覺就會出現。因為下列因素,美國人的錯覺比別的國家更大,這正是本章要特別指出之處。
從居民收入上看,美國實行的是年薪制,西歐以及亞洲一些國家長期以來實行的則是月薪制。在工資相等的情況下,年薪制和月薪制的實際收入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前者以年計算,後者以月計算。財富錯覺仍然會產生,因為年薪制是月薪制的12倍,所以美國人計算時,會覺得自己的工資數以萬計,而西歐人和亞洲人的月薪制工資則數以千計,感覺上前者多於後者。
從居民支出上看,美國執行的是商品不含稅的標價體系。商店出售的商品價格只是商品售價的一部分,付款時需要另付消費稅。西歐和亞洲國家不同,標的是全價,稅已經包含在內了,購買時付的是和商標上同樣的價款。
假定美元與歐元的匯率是1∶1,1美元等於1歐元的話,一件價值100美元的上衣,在紐約商店裡標價是100美元,消費者付款時就可能成了115�5美元,那15�5美元就是聯邦稅及州稅或地方稅。
在巴黎商店裡,如果標價100歐元,付款時也是100歐元。法國沒有州稅,地方政府的稅收和國家的稅收都已經包含在增值稅裡了。所以在法國消費購物,常常是整數付款。而在美國,付款購物的金額從來都是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