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簡簡單單八個字,將“彩雲紅·紅歲”的頂級紅茶定位彰顯無遺。
所謂“藝高人膽大”,這種1000美元一盒茶還算是便宜的!和所有奢侈品牌一樣,憑藉獨佔鰲頭的品質和尊貴浪漫的文化內涵,“彩雲紅·紅歲”高階的“黃金寶”茶貴比黃金,定價在每克100元,全球一年只供應5萬盒。
此舉一出,各國富豪趨之若騖,單“黃金寶”這一款茶一年給公司帶來的收入就高達5億元。同時他們在所有的“彩雲紅·紅歲”系列茶品外包裝上標明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的建議銷售價,實行全球同價。
深諳品牌運作的“彩雲紅·紅歲”品牌投資人姚研成的這句話擲地有聲:“我們永遠都不會打折,即使倒閉了也不會,這是在維護品牌和客戶利益。”
有句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彩雲紅·紅歲”是“既求最好,更求最貴”!正是這種對消費者消費心理和品牌定位的精確把握,讓“彩雲紅·紅歲”給它的“粉絲”們帶來了極大的精神滿足感和階層歸屬感。
“彩雲紅·紅歲”紅茶憑藉著獨特的屬性和高貴的品質,在業內自成一派,贏得了世界範圍內不同國家高階使用者和廣大白領的一致青睞。
“簡單、實用、有效”這是姚研成的成功法寶,他深知要想保證企業的可持續高速度發展,必須掌控整個產業鏈,而不是像中國那些為世界級品牌“打零工”的企業那樣,始終在產業鏈的底層徘徊!
首先,彩雲紅集團在國內11個省份39個茶區自建優質有機茶產業園,並將這種模式推廣到它們在奈及利亞、斯里蘭卡等世界主要產茶國的其他茶園,從源頭上確保原材料供應的充裕及品質的穩定。
產品營銷上,除了在五星級酒店、商務會所、*茶苑開設零售點外,姚研成更把目光投向了網際網路,在網上尋找和管理世界各地的“經銷商”。
物流管理上,將工廠出貨與數家物流公司對接,這種供應鏈管理上的創新大大地節省了公司的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壓縮了產業鏈,提高了公司的整體運作效率。
現在,彩雲紅紅茶集團旗下擁有彩雲紅、紅歲、貴辣、菲凡、百事臣等一系列高階品牌,2008年這些品牌總產值達58億元,國內納稅總額達億元。
短短10年時間,彩雲紅集團透過始終如一的定位,成就了自己的品牌之路。有了品牌,才有了彩雲紅從同類產品中的脫穎而出,才有了產品附加值的大大提高。茶葉收購價提高了,茶農的收入增加了,茶葉加工企業也活了,就連包裝企業獲利也更加豐厚了。
這一系列成果又直接推動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反過來又刺激整個產業鏈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彩雲紅·紅歲”透過成功的品牌運作,為所有處在全球產業鏈底層“艱難度日”的中國企業上了一課——品牌意味著一切,只有品牌,才是中國企業的希望!
希望憑藉精準的定位和世界級的技術、質量,能夠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這條路上雖然荊棘密佈,但卻承載著中華民族繁榮復興的希望!
。。
定位——讓弱小品牌走向強大
價格戰由產品打到渠道,終端競爭愈演愈烈,如何才能突破?
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卻難以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廣告如何做才會有效果?
差異化很重要,但如何才能實現有效的差異化?
剛取得一點點成效,競爭者馬上跟進,如何才能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
除了“賠本兒賺吆喝”的價格戰,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答案是——定位!一個定位,足以造就一個企業!定位是擺脫價格戰,擺脫同質化,讓弱小品牌走向強大的最有利的武器。
且看下面王老吉的精彩案例:
在2003年之前,王老吉因為定位混亂致使其銷售網路只能停留在兩廣之地,無法被更多的消費群體所接受。王老吉是“涼茶”還是“飲料”,這個問題連王老吉內部人員都無法說清楚,其發展之路可想而知。
幸好王老吉有著175年的歷史,並且帶有濃厚的嶺南特色,在兩廣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消費者,才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保持相對較高的銷量。
但是,王老吉公司領導層意識到:要想把企業做大、做強,要走向全國,就必須克服一連串的問題,甚至連原本的一些優勢也有可能成為困擾企業繼續成長的障礙。
經過認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