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緊隨時代前進的步伐,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諾基亞的市場細分策略,使它第一個打破了每兩年釋出一個新產品的業界規律,而代之以平均一個多月就有一個新品種問世。這種產品更新速度,使它的產品定位總能引領潮流,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它的系列行動電話在最佳化基本功能的同時,從小處著眼不斷創新,填補了一個又一個市場空白。
酷似電腦的諾基亞手機
如諾基亞5110一進入中國市場就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年輕人注重實用和品質,追求時髦與個性,但他們口袋裡的錢不算太多,因而也不要求更多的商務功能。針對這一消費群體,諾基亞推出了創新的“隨心換”彩殼,並制定了相應的低價位策略。
這種“投其所好”的定位策略,使諾基亞在市場中佔盡先機,並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手機銷售熱潮。
諾基亞不但善於發現技術和當前市場的結合點,當其技術已領先市場時,它還能突破自己、創造新定位,主動引導市場進行技術的更新換代,從而不斷開拓出新的空間。這擴大了手機產品的品類,使諾基亞始終成為消費者追逐的焦點。
如具有革命性的諾基亞7110媒體電話的誕生,就是要把上億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和行動電話使用者轉變為在此之前還不存在的媒體電話使用者。諾基亞為什麼堅信這種轉變會成功呢?這是因為它早已洞察了這一新技術將給使用者帶來的巨大使用價值和增值服務。正如行動通訊為什麼重要?因為它可以給大家帶來溝通的自由,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
“未來是‘無線’的,人們需要從各種線的糾纏中解脫出來,實現真正的移動通訊,這將給處於移動環境中的人們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和便利。”約瑪·奧利拉的這句話揭示了諾基亞致力於開創移動資訊社會的根本原因——“科技以人為本”,是消費者的需求帶動了企業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所有企業都必須明確自身的定位,這不是企業自己的發明和創造,而是從商業角度出發的一種“自我發現”。綜觀諾基亞成就通訊霸主的曲折路途,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不斷確立定位,然後重新定位的過程。因為當市場、消費者都發生改變的時候,定位也必須隨之改變。
1960年,已經發展成為紙張、橡膠、電纜等綜合性生產企業的諾基亞還沒有明確的定位,它所有的資金、人員等都是分散的,這就很難形成合力。於是它成立了電子部,以光線電傳輸為發展核心,這就初步確立了自己的定位,也為它以後在電信業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2年,諾基亞又由一個經營計算機、電子消費品的高科技集團轉變為一家專門生產行動電話的*。這是定位的轉變,更是定位的確立。到這時為止,諾基亞才終於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
在確定企業行動電話製造商的定位之後,在手機這個產品定位上,諾基亞也是不斷推陳出新的。其新品手機的推出速度與規模,一直引領著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它知道,只有不斷推出新的產品,才能製造追隨。
什麼是定位辯證法?辯證法就是於變中求不變,於不變中求變。
在沒有確定手機業務之前,諾基亞的定位是不斷變化的。從紙張到橡膠,從橡膠到電纜,從電纜到電子消費品,從電子消費品到手機——它一直進行著品牌延伸。
在確定手機業務之後,諾基亞的企業定位一直沒再發生變化,只生產手機——這是它不變的地方。但在不變的同時,它又是不斷變化的,它的手機產品不斷在進行更新換代——它一直進行著產品延伸。
同樣是產品延伸,為什麼萬寶路和可口可樂都失敗了呢?因為它們的延伸對於其定位是具有很大破壞性的,這些延伸都打亂了原來的定位。而我們看諾基亞的產品延伸,它是緊緊圍繞自己的企業定位來做文章的,都有助於增強它的定位。
我們可以總結一下,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其整體定位是不能輕易改變的,而其具體的產品定位則要跟隨時代的改變做出調整。這就是在發展中保持穩定,在穩定中保持發展;發展與穩定、變與不變,是對立更是統一的!
生活當中,何嘗不是如此呢。外界的紛紛擾擾總是變幻莫測的,但我們不能隨波逐流,不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內心當中,一定要有某些堅定、堅實的東西,一定要有人生的著力點。
引言
隨著定位理論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市場走向了超級細分並趨向飽和,每個市場最終都會被行業內一兩個超級巨頭所壟斷。
在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