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的自尊。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覺良好之前要有所成就。”
人有三大渴望:一是獲得容納和接受,二是獲得承認,三是受人重視。要達到這三大渴望,就要有一個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有一個令人崇敬的品位,有一個成功的事業,或者還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名氣,等等。然而,這一切的得來都是靠自己的作為,也就是說,沒有作就沒有為,要想有為,必然先有作。奧裡森&;#8226;馬登曾說:“機會在於自己。真正的成功,必定是自我的演化,自我的呈現,自我的表達。”
有作為就會有機遇,有機遇就會有成功。在我國古代,各朝代的開國君臣無不是透過自己的作為而獲取地位和功名的。大禹因治水有方,又透過治水錶現出了超人的智慧和雄才大略,並有公而忘私的品德,得到舜的欣賞和信任,並把帝位傳給了他;漢高祖劉邦因有馭人之才,得到了陳平、張良、蕭何、韓信等文臣武將的幫助,在項羽的壓制之下強大起來,又打敗了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三國時的劉備,在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的幫助下,從兩家天下里又爭得一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格局;春秋時期的齊國管仲有治國之才,儘管曾為爭帝位射殺過齊桓公,但在鮑叔牙的保薦下,仍被齊桓公拜為宰相,他不負所托,將病弱的齊國治理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唐朝初期的魏徵曾在太子李建成門下當幕僚,在太子之爭中,曾建議李建成殺死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當了皇帝,因魏徵有雄才大略,又敢於直言,李世民不但沒殺他,還給了他高官做,併成為李世民最信任的幾個大臣之一;還有包拯無私無畏為民伸冤;海瑞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
“臣以自任為能,君以用人為能;臣以能言為能,君以能聽為能;臣以能行為能,君以賞罰為能。”無論在什麼崗位上,只要有作為,就會有成就,就會有地位。秦王嬴政統一中國,成為中國第一位稱為皇帝的君主;陳勝、吳廣領導農民起義,推翻了秦王朝;漢文帝和漢景帝的“文景之治”;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張騫出使西域;鄭和六下西洋;戚繼光抗擊倭寇;岳飛抗金;鄭成功收復臺灣;尤其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群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及時撥亂反正,結束*,實行改革開放,把中國帶進了小康社會,用30年走完了外國用二、三百年所走的路,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人們對他們的愛戴,不完全是他們的地位和身份,而是他們對國家、對民族的巨大貢獻,是他們的卓越成就。
偉人改變環境,能人利用環境,凡人適應環境,庸人屈服環境。一個人的作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老子、孔子、孟子等當時的境況並不怎麼好,但他們孜孜不倦地啟迪人們的心靈,傳播儒家思想,建立自己的理論思想,讓中華民族的萬代子孫受益,後人對他們的尊崇勝於帝王將相,並且千古流芳;李白、杜甫、王維等詩人,透過不朽的詩篇而青史留名,後人可能記不清皇帝的名字,但對他們的名字爛熟於胸,就連未入學的孩子也能背誦幾首他們的詩文。
同在一個起跑線上同時起跑,在終點上就見出了差距。吳海、馬陸、路丘3個人是大學同學。2007年一同畢業,又一同進入一家國企工作。一年後,他們的大學老師來看望他們,卻發現三個人有很大差距:吳海當上經理助理,工資5000元;馬陸當上了辦公室主任,工資是3500元;路丘是一名普通職員,工資是1500元。老師有很大疑惑,找到企業經理問其中原因。這位經理沒有正面回答老師的問題,而是把三個人同時找來,同時向他們下達一個任務指令,讓他們去港口調查一個貨船的貨物情況。2個小時後,路丘回來彙報,說港口有一個朋友,可以幫助他了解,明天就會有結果;馬陸也回來彙報:貨船裝的是皮毛製品,並彙報了數量和品質;最後是吳海回來彙報,不僅彙報了皮毛數量、品質,又彙報了其它有價值的貨物以及價格等。看到這一切,老師恍然大悟。這三個學生今天的差距不就是“作為”上的差距嗎?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分努力一分獲得。”這不僅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人生的規律。成功總是青睞那些肯於付出、敢於作為的人。學生透過刻苦學習,考取理想的院校,並獲得理想的工作;不甘於平庸的人透過特別的努力,獲取事業的成功。改革開放後,農民企業家如雨後春筍遍佈各地,他們每個人都有一部創業史,都有一把辛酸淚,但他們成功了,從此告別了貧窮,改變了命運。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稱為“中國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