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力量不夠時,借取別人的力量,把外界的力量集中到自己身上,以壯力前行。
真正有作為、有成就的人,都是善於“四兩撥千斤”的好手。商朝周武王藉助神仙力量,推翻殷紂王朝歌;春秋戰國時,秦王贏政借王安石變法,強大國力,又藉助六國之間的矛盾而個個擊破,統一了天下;劉邦借韓信御兵之才,借張良、陳平等謀略,借蕭何治國之才,借項羽的失誤,統一天下,建立西漢王朝;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皇帝名義號令地方諸侯,又以天子名義東征西討,取得功業後,又頂替了皇帝,達到自己篡奪政權的目的;劉備借關羽、張飛、趙雲等勇猛,借諸葛亮之智慧,在西蜀立國,形成三國鼎立的格局;諸葛亮以超人之智慧,“借荊州”以立足,又以“借東風”、“草船借箭”,打敗曹操;宋太祖趙匡胤出身貧寒,在陳橋藉助士兵的力量登上皇位;中國共產黨藉助全國勞苦大眾的支援,趕走日本侵略者,打敗蔣介石,建立了新中國。從古到今,一樁樁、一件件的壯舉,無不來自借力,“借力”可謂是作為之技巧、成事之橋樑、成功之捷徑。
孟子說:“上君集人之智”。意思是說高明的人善於集中眾人的智慧,形成合力。韓非子也曾說:“上君集人之智,中君盡人之力,下君盡人之能。”意思是說不同層次的人有不同的借力方式,所借之物也不同。荀子在《勸學》中有一段關於藉助他人力量的精彩概述:“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就是說,登上高處,揮動手臂,手臂沒有加長,在很遠的地方也能看到;順風而呼,聲音並非洪亮,但聽的人都覺得很清楚;藉助車馬,不用跑也能行千里之遠;藉助船隻,水性不好也能渡過大河;領導者並不是生來就與眾不同,關鍵是他能借助外力。古人已把借力概述得如此精闢,足見借力有著歷史淵源,也有著理論基礎,更有著現實意義。
人與人之間、團隊與團隊之間、國與國之間,無不是借力的物件。小的借力可以在一兩個單獨的事情上,形成互相幫助的關係,而大的借力就可能是全面的,透過結成同盟、聯盟、共同體以及某種團體或團隊,進行臨時性或長久性合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消滅非常強大的德國法西斯,美國、英國、俄國等組成聯盟,共同打擊德國,德國在盟軍的打擊下,終於全線崩潰,希特勒不得不自殺身亡。同盟軍聯合作戰,互相支援、互相配合,形成巨大的合力,而德軍是孤軍奮戰,孤掌難鳴,得不到支援和配合,因此,也就難逃滅亡的下場。
借力,常常是互相的,他需要你的肩膀,你需要他的高度。比如說,企業間的聯合和兼併,都是各自有利可圖,你藉助我的品牌,我藉助你的經濟實力;你藉助我的技術,我藉助你的市場,相互間互惠互利,以實現雙贏為目的。
借人之力,成己之事。這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一個手段、一條捷徑,尤其處在困境中,或突遭什麼困難,借力是首選之策。1998年,在長安集團即將倒閉的時候,尹家緒受命於危難之際,出任總經理,他上任後,先提出了“戰略、管理、技術、產品、市場”五大創新,接著就打出了一記重拳,制定了“四借”戰略;“借腦明智”、“借梯上樓”、“借水養魚”、“借船出海”,他以借為矛,四面出擊,八面鋪路,終於在很短時間就走出了困境,並與國外的大汽車公司結盟聯手,把企業帶上了發展的高峰,坐上了全國微型車行業第一、汽車行業第四的寶座。
“揚帆以借風,積薪以借火”。世上沒有無所不能的人,也沒有無所不有的人。官當的好,借的是下屬及同僚“水能載舟”的力量;生意紅火,借的是客戶和對手“經濟槓桿”的力量;學識淵博,借的是老師和書本“潤物細無聲”的力量。調動工作,要求助於接納單位的領導;想要提升,需藉助領導的推薦和群眾為你畫信任票;想自己創業,要藉助銀行貸款和朋友支援;就是想集中精力幹好本職工作,同樣也要藉助家人的支援。可以說,每前進一步,每提升一點,每一次成功,都需要借力。
借力,是你成功的助手。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九節、成於恆
“才氣,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堅持是導向成功的“臨門一腳”。人沒有努力的界限,所欠缺的往往是堅定不移的意志。美國前總統林肯說過:“成功是屢遭挫折而熱情不減”。
“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時時學,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