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麼老花錢,我就是想讓每個員工都記住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記住自己是如何渡過難關的。今後經歷再大的風浪,也不會畏懼了。”她對員工的要求是人品必須好,能力可以慢慢學,唯獨這人品學不來。而張蘭也會把自己的快樂、樂觀,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和員工。
張蘭認為自己是一個“在不經意中又很經意”的人。每到一個地方,不管是國內、國外,大飯店還是小餐館,她都會習慣性地用心去注意店內的裝修,研究各種菜餚。常常是當時便靈感突發,創造出一道新的菜式來。選料用的是四川傳統原料,但在刀功和碼盤上卻是歐式要求,體現簡約明快色彩的“搖滾沙拉”就是張蘭的創新。在法國一家餐廳,服務員在她面前演示做沙拉。雖是一道很簡單的菜,卻能帶給客人精神上和文化上的享受。當時,她一閃念,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著名搖滾歌星崔健,何不叫“搖滾沙拉”呢?回國後,她就自己動手配料,做實驗。創勢、造勢、依勢才能造就自己的江山,順勢才能造勢。古人說,凡事“順天、因時、依人”,天時、地利、人和,是做事情成功的三個方面。面對自己的生存環境,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聽從外來的資訊,隨波逐流;另一種是運用自己的腦子,選擇能使自己和世界變得更好的想法和做法。
企業的成長與生存,需要適宜的空氣和土壤,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一個社會組織,企業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存與開展活動。社會為企業提供生產要素,各種政策法規為企業的經營劃定了運作規則。外部的經濟政治環境,制約、引導和限制著企業的經營活動,對興衰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企業適應環境而生,同時,企業當適應環境而變。企業如果要成為生存競爭的勝者,僅僅為了眼下的生存而被動地任外部環境擺佈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優秀的企業,還要對外部環境有充分的、敏感的、前瞻性的瞭解與感悟,不僅僅是適應,還要與外部環境形成良性的互動。企業與外部環境適應與平衡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它的生死存亡。
領導者的責任
“善弈者謀勢”。作為企業的核心與靈魂,企業領導者的任務不僅僅是為企業求生存,更要為了企業的創新與成長決定方向與整體策略,看清組織存在的意義以及未來,因此,他們在感知企業的外部大環境方面發揮著主要的作用。他們應該具有一種透過事物的表面看到本質的能力,清楚本企業在整體環境中所處的位置,清楚能對企業生存起作用的力量,並且找出在與各種外部力量合作的過程中實現組織目標的方案。
在企業家的素質裡;就包含了政治成分。為自己企業的發展營造適宜的政治生態,是一個企業領導者的重要責任。要知道,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三大風險:政治風險、行為風險、投資風險。而政治風險是第一位的,要設法避免政治風險,就必須懂得順勢而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小甜甜”點心:把握企業的生存環境(2)
看看胡雪巖,他之所以有那麼驚人的成功,獲得富可敵國的財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善於借“勢”,善於整合政府和社會的資源。
經濟服務於政治;政治同樣也服務於經濟。優秀的企業家,要學會在大的領域內把握機會發展自己。
在這個不斷變革的時代,變化,在今天比過去來得更大、更快速。因此,企業的領導者就需要不斷地收集有關的資訊,關注環境發展的趨勢、事業發展的方向,對企業經營與規劃作出前瞻性的考量。
領導者應該具備一種透過事物的表面看到本質的能力,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還應該具有發動改革與推動改革的能力,能使組織始終保持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
洞察商機,發揮女性的商業感覺(1)
龔如心作決策,很多時候看上去很感性,甚至有些衝動,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然而,她憑感覺投資,憑感覺做事,卻並沒有把企業帶入失誤與混亂。
她的感覺很少出錯。
仔細探究,在她衝動感性的行為背後,是女性敏銳的商業感覺。
1972年,當時號稱“香港最大地主”的香港置地公司敵意收購擁有大量“種草養牛”地皮的牛奶公司,一時間震動了整個股市。為對抗收購,牛奶公司請華懋出手相助。這件事很是難辦:以華懋的實力,與香港置地公司對壘絕無勝算。在此時,龔如心表現出了她在商業上的敏銳與果敢,力勸王德輝參戰。反收購到最後雖未成功,但是,在這場風波中,華懋的知名度、影響力得到了極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