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標,在這個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是最重要的。任何妄圖一步登天的想法都是僥倖心理,不可能幫助你實現目標。
11。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浙商商道:
不工作就像有病一樣,生命就好像沒有被啟用。
浙商自白:
只做不講,或者多做少講。
——華立集團董事長汪力成
在《管子·小問篇》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齊桓公到馬棚裡“視察”時,問管馬棚的官吏:“馬棚裡什麼工作最難做啊?”
馬棚的官吏不知道怎麼回答,相國管仲就回答說:“我曾經養過馬,我知道是編供馬匹站立的馬棚最難:如果先用彎曲的木料編,那麼以後一直要用彎曲的木料編,哪怕彎曲的木料用完了,直的木料也用不上。如果先用直的木料編,以後也一直要用直的木料編,等直木料完了,彎曲的木料同樣也不能使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什麼樣的開始就有什麼樣的結局。當你決定經商的時候,一定要先想好做什麼。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走好第一步。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一件小事都做不好,怎麼可能做大事呢?經商、創業都是非常複雜的事情,一旦出現一個疏漏,將會發生不可估量的後果。
在一本《浙商》雜誌裡,我看到了江桂蘭的故事。
故事的開頭是這樣的:
“1991年3月,28歲的江桂蘭借來20萬元的高利貸辦起自己的塑膠廠時,不僅是別人,就連她自己對以後的生活也沒有底。她的條件並不優越:父母都是松門本地的農民,沒資金沒技術沒關係;自己已經結婚6年了,還拉扯著一個6歲的孩子。惟一讓她感到高興的是,命運開始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2005年初,在浙江台州市海關公佈2004年外貿情況時,人們看到名列塑膠模具行業出口榜首的是溫嶺松門鎮富嶺塑膠有限公司,而江桂蘭正是這家公司的創辦人。
江桂蘭靠3臺舊的注塑機起家,剛開始生產漁家用的冰盒,但是,產品生產出來後卻銷不動。後來,她只好轉產衣架。
1995年,江桂蘭在廣交會上用4萬元的價格跟人拼了一個六分之一的攤位。正是這次展會,讓江桂蘭談成了兩筆生意。
幾個月後,從北美髮來一張傳真,詢問江桂蘭能否生產西式快餐用的塑膠刀、叉、勺,江桂蘭回覆“能”。
發完傳真後,江桂蘭就開始開發模具,生產樣品,並很快向美國供貨。
當時的江桂蘭根本不知道自己提供的餐具是供肯德基使用的。原來,向江桂蘭訂貨的那家公司是肯德基的餐具供應商,迫於成本的壓力,該公司決定找其他價格便宜的公司生產餐具,然後貼上自己的商標供給肯德基。而正是該公司的這個決策,給江桂蘭帶來了機會。
肯德基收到該公司的貨箱後,發現有些貨箱裝得整整齊齊,有的貨箱卻很凌亂。後來,肯德基發現,裝得整整齊齊的貨箱來自於中國溫嶺。
肯德基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北京肯德基,北京肯德基派專人到溫嶺松門鎮富嶺塑膠有限公司進行考察。一開始,江桂蘭沒有透過肯德基的查驗,一個星期後,江桂蘭終於達到了肯德基要求的59項標準。
2003年底,第一批試單的餐具被運往美國。不久,肯德基就給江桂蘭發來了1200萬美元的定單。從此,江桂蘭直接向肯德基供貨,富嶺公司正式成為肯德基在中國大陸惟一的指定供應商。2004年,富嶺塑膠有限公司的產值突破了1個億,成為台州塑膠模具業的龍頭老大。江桂蘭的業務也越做越大,開始向迪斯尼等其他大公司供應餐具。
江桂蘭的成功正是出於她做事的態度。不管是給肯德基的供貨商做外包,還是直接給肯德基供貨,她的態度只有一個,那就是認真做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成功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浙江德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高德康就是一個認真做事的人,認真做事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1992年11月,年僅21歲的高德康用3000元創辦了一家專售燃氣灶具的零售店,憑著熱情、周到的服務,小店的生意非常好,高德康也建立了自己的加工企業。
高德康中專時的班主任這樣評價他:“他是一個很用心的人。正因為這一點,他才會有今天的成功。打個比方,他畢業以後,剛剛賺了一些錢,想造一所房子。一般來說,農村裡蓋房子大都是一個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