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但失敗是有規律的,那就是超越了自己的能力。”
溫州人不愛炒股,富裕起來的溫州人,更是很少涉足股市。《解放日報》曾把“溫州股票不熱”當新聞。這個問題確實讓許多人感到不解。但是,溫州人的解釋卻非常簡單:不熟不做、不實不幹。
不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與敢於“第一個吃螃蟹”並不矛盾。
第一個吃螃蟹指的是對於新的事物要有開放的心態,要有市場的意識,發現商機,大膽去做。不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指的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吃螃蟹,好比甕中捉鱉。這樣,對於創業人士來說,有膽識,有眼光,卻又很穩妥,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8。精通本行業的業務(1)
浙商商道:
經商不懂行,瞎子撞南牆。
浙商自白:
這門行業真是隔行如隔山,我是依靠自己的專業優勢,能夠看準哪些服裝是有銷路的。
——“左異”服飾創始人蘭金美
一旦決定經商、創業,你就需要具備一定的商業知識和經營之道,要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把握商機,開拓業務。這當中,精通本行業的業務尤其重要。試想一下,一個不懂交通法規的人,怎麼可以開好運輸公司?一個不懂商品成本,不懂得產品知識的人,怎麼可以做好銷售業務?
有一個“蒲元識水”的商業典故。
蒲元以冶鐵鑄造為業,經營善用智巧,尤其懂得各種水質對鑄造鐵器的不同作用。他在為諸葛亮鑄造戰刀時要用蜀江水淬火,刀刃才鋒利且有韌性。
但是,取水人卻摻了假,並沒有使用蜀江水,精明的蒲元以刀划水即知其假。
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在生產經營上,不能夠弄虛作假,同時,經營者本身要精通本行業的業務,避免受其他人的騙,上其他人的當。
寧波籍商人劉鴻生剛開始經商的時候,就認真研究自己本行業的知識。
1909年,劉鴻生任英商開平礦務局推銷員,他在做煤炭生意時,就非常精通煤炭的各種特性。他能夠拿起一塊煤就能說出該煤的名稱、產地、品種和成分。同時,他還熟知全國各礦區煤炭的生產情況和各城市的用煤量,瞭解國際市場行情及煤價漲落趨勢,因此,他做開平煤的時候,很快就開啟了上海市場。3年後,劉鴻生升為買辦。1930年,劉鴻生創立華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號稱“煤炭大王”。
後來,劉鴻生認為,“中國之所以受欺是由於沒有工業、沒有科學”。他決定投資辦火柴廠。為了精通業務,他親自赴日本磷寸株式會社火柴廠學習考察。同時,他閱讀了大量的有關資料和化學書籍,親自參與研究化學配方。結果,他創辦的鴻生火柴無限公司生產的安全火柴不僅質量好,價格也比瑞典的鳳凰牌火柴和日本的猴子牌火柴便宜,很快就佔有了火柴的市場份額,年產火柴15萬箱,成為了火柴大王。
當他準備投資水泥事業時,他又親自赴唐山參觀了啟新洋灰公司,並3次東渡日本到小野田的水泥廠參觀學習,後來,又到德國一家水泥廠學習了1月多的時間。他每天像工人一樣準時到廠,觀摩各個生產環節和關鍵技術,虛心向廠裡的工程師請教。後來,他的上海水泥廠生產的象牌水泥質優價廉,很快暢銷於市場。
從銀行業半路出家的包玉剛在從事海運業的時候,就對海運進行了認真仔細的學習,因為他知道,海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巨輪在汪洋大海上航行,需要千頭萬緒的航運經營知識,如果不認真鑽研,無疑是一件冒險的事情。
包玉剛曾說:“生意大,往往一下就是幾億美金,船員也有好幾百,那就有幾百家人倚靠你。你自己不把事情搞好,怎麼行?都是很大的事情嘛!”
“做船業,是要落心機下去的!要研究。自己嘛,一定要肯吃苦,要努力,船在外面走,你就要跑來跑去,報告、情報就要多,電話要通,要靈!譬如說,現在中東的局勢你自己看不清楚,那麼你怎麼去決定一條船租務的處理方法?”
“舉個例講,國際金融這麼動盪,你就要考慮,究竟應該是用美金、用日元還是用馬克?你收人家的是什麼錢,將來通貨膨脹會怎樣?這中間,種種有關係的事情很多。”
“人的關係也很重要!世界政治的關係也很重要!世界經濟的關係也重要!現在是日本造船、朝鮮造船,各種各樣的資料,你都應該清清楚楚。這裡面的東西,真是講幾個晚上也都講不完的!”
2001年,剛從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的蘭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