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28年,名叫愛璦納的商船。包玉剛讓威廉遜公司把船檢修一遍後,又僱人把船的外觀漆上醒目的新顏色,並命名為“金安號”。
當“金安號”從英國駛向香港,包玉剛與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談妥,將“金安號”轉租給這家公司,從印度運煤到日本。這樣,包玉剛擁有了第一條船,併成立了“環球造船集團公司”。
為了能夠儘快的組建成一條船隊,包玉剛採取了比較穩健的方法。他首先想到的是獲得銀行的支援。怎樣才能獲得銀行的支援呢?當然要做一些自己能力範圍內能夠實現的事情。
在別人喜歡短期出租船隻的情況下,只是按航次或按月向外出租的,並且租期頂多是一年,這樣可以收取較高的租金。包玉剛則認為“散租”風險太大,一旦航運需求減弱,手上有船無人租用的情形就會出現。包玉剛實行長期租船,一租就是10年。儘管長期租用船隻的租金很低,但是,長期下來,卻避免了租不出去的風險,正如包玉剛所說:“許多船隻的薄利,終究比一艘船的暴利更多。”更重要的是,他用這種長期的租用合同獲得了銀行的信任,能夠利用銀行來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包玉剛在經營航運時,一般先找好長期的租戶,然後才購置新船。包玉剛說:“船必須能夠賺錢。”“我的座右銘是寧可少賺,也要儘量少冒險。”這種穩健的風格不但能保證船隻不會空置蝕息,也可說服銀行大量貸款,即租戶的保證可使銀行信任,銀行的支援則可實現他對租戶承諾。這樣,銀行就成了他事業發展的強大後盾。
因此,包玉剛四處奔走,積極尋找銀行的支援。他找到了早年搞進出口貿易時結交的朋友——香港滙豐銀行的高階職員桑達士。眾所周知,香港英資滙豐銀行是香港金融界的巨頭,是100年來香港資金最雄厚的銀行。香港的鈔票大部分是它發行,大部分工礦企業、貿易公司由它支援,香港的金融市場受它左右。剛開始,滙豐銀行對支援買船生意並無興趣,認為過於冒險。而包玉剛的任務就是要使銀行認識到自己的辦事風格。透過對包玉剛長時間的考察,1956年,包玉剛以一艘船向滙豐銀行承作抵押借款,得到桑達士的同意,取得了一小筆貸款。
7。不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2)
有一次,日本航運公司急欲租用船隻,包玉剛聽說後,就對桑達士說,他將以100萬美元購入一艘7200噸級的船隻,然後將這艘船租給日本公司使用5年,日本公司則願意由其往來銀行開立一張75萬美元的信用狀資助買下該船,75萬金額約為第一年船租。包玉剛則希望用此信用狀向滙豐銀行抵押,借到款後去買船。
剛開始,桑達士認為此事是不可能辦到的。他對包玉剛說,只要他能夠拿到75萬美元的信用狀,滙豐銀行就同意借款。
結果,包玉剛真的從日本公司那裡拿到了信用狀,滙豐銀行就給包玉剛借了款。到1956年末,包玉剛用從滙豐銀行貸來的資金先後購進了7艘貨輪,至此他的事業初具規模。1962年,桑達士升任滙豐首腦。兩年後,包玉剛與桑達士合作,成立了“巴哈馬世界海運有限股份公司”,其中滙豐銀行股份佔1/3。從此,滙豐銀行成了包玉剛的強大後盾。使他更具有雄厚的資金擴充套件船隊。
1970年,滙豐又和包玉剛合作,成立了“環球船運投資有限公司”,滙豐佔有股份45%。1971年,包玉剛也成為了滙豐銀行的首位華人董事。1972年,包玉剛在百慕大又組建了“環球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公司的股東中有香港滙豐銀行、日本興業銀行及環球航運集團,包玉剛出任董事會主席。他從此贏得了“東方奧納西斯”(希臘船王)的稱譽。
浙商認為,在創業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自己做得到的事情,千萬不要做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否則,企業往往很難成功。
娃哈哈老總宗慶後曾這樣描述自己的性格:我個人一向主張穩妥,娃哈哈這十幾年的發展很快,但一直很穩。因為我有這樣一個原則: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我不做。
正是因為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娃哈哈在許多事件的決策中,總是根據自己的實力,謹慎決策。
萬向集團的魯冠球在評價自己的成功時,是這樣回答的:“三句話:一,大家看到的只有我一個冠軍,但我背後有無數人的努力和支援;二,任何人想要違背客觀規律一步登天,都會吃苦頭的;三,凡是我“吃”不下的、沒有能力的事,堅決不搞。”
魯冠球說:“一個企業的成功是很難找到規律的,許多時候它都與機遇有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