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王子需要一個聰明人,而柳帥的表現雖非聰明絕頂,但至少看起來不傻。
“遙想上古諍臣,拼得一死也敢直言朝廷過失,在座皆不是外人,先生又何必有所顧慮?”望著柳帥,二王緩緩說著,“莫非先生甘願庸碌一生,始終謹言慎行麼?或是學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士,做個藏身大山的隱者?”
本朝最受太祖、太宗、世宗三代皇帝器重的朱氏學派,就曾痛陳隱士之弊,說那些隱士身具大才而隱居世外,雖有高風亮節,卻不顧民間疾苦,不敢挺身而出為君分憂,其文章中往往透著無奈悲觀,有明哲保身之嫌。
柳帥知道二王子在激他,看得出來,至少這位小王爺沒有故意坑他說出大逆不道之語的意思,當下笑道:“既如此,山人便一抒己見,望小王爺莫要笑話才好。”
“小王洗耳恭聽。”
二王子即刻端坐,暗歎那品花居士實乃果斷之人。
柳帥不急不慢道:“若從頭說起,自開國之後,有赤衣衛以來,便釀下了禍端。想那赤衣衛本是監視、偵查、鎮壓各地官吏的不法行為。自景宗陛下以後,赤衣衛打壓異己誣陷官吏地事件層出不窮,相傳一旦進了赤衣衛大牢,即便鐵打地漢子也會被折磨成軟腳蝦,白的全說成黑的,屈打成招之人宛如過江之鯽……”
頓了頓,柳帥侃侃而談:“說起赤衣衛,各地官吏袒護變色,百姓畏之如蛇蠍,江湖草莽恨其如殺父仇人……如此一來,除官吏之外,恐怕民間諸人也跟著暗恨朝廷,此乃一大弊端,隱患無窮。”
話說當年太祖坐上龍椅後,一邊削弱武將,一邊屠戮有威脅地臣子。似是認為傳統的司法機構,如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來不太順手,於是將赤衣衛的功能提升起來。自那以後,赤衣衛儼然成為皇帝安插在民間地探子兼打手。
而那秦暉最令人忌憚地一點,不在於其吏部尚書和東閣大學士甚至太保等等顯赫職位,而是先皇託孤之時,讓此人接管了赤衣衛!
如今的赤衣衛對皇帝陽奉陰違,基本上只聽秦暉號令。
二王子聽得連連點頭,道:“先生言之有理,請繼續說……”
鄭毅和吳文采也聽得津津有味,他們只知端王一脈跟赤衣衛歷來不對路,也深知民間百姓對赤衣衛恨之入骨,倒未曾想過赤衣衛地存在對江山社稷有著怎樣地影響。
“至於第二點嘛,此話說來未免有些大逆不道……”柳帥面帶為難之色,有意賣了個關子,順便查探著二王子地反應。
二王子道:“先生只管說便是,我等只是從前人過失中吸取教訓,並未有不敬之心。若這天下人人連真話都不敢說,我天朝則危矣!”
柳帥怔了怔,瞧二王子那神色不似作假,倒真有點肯聽逆耳忠言的明主氣度。
【繼續推薦《瘋狂的硬碟》,書號1401421,從目前的反饋來看,讀過這書的都說好,哈哈,喜歡駭客題材和校園題材的請勿錯過。】
………【【044】暢所欲言】………
“這第二點,實則本朝弊端之首,便是那《禁武律》……”柳帥注意著二王子神色變化,接著道:“原本我中土武風甚重,太祖聖皇繼位後,下令解散武林各派,誅殺各路不服之眾……此舉雖看似長治久安,實則後患無窮。”
自《禁武律》釋出後,一半的武林門派被剿滅,其中為首的崑崙劍派被五萬大軍圍攻,戰況慘烈無比,崑崙全派上下二千餘人未留下活口,此戰起到了強烈地殺雞儆猴作用;另一半名義上響應朝廷號令,將門派解散後轉化為莊園,掌門人做起了小地主,逐漸演化為如今地武林世家。
當時保留下來的武林門派只有兩個,一個是禪林寺,另一個是沖虛觀。這兩個門派興盛至今的原因有三:一來太祖起兵之時兩派暗中幫過忙;二來兩派通常與世無爭,罕有在江湖上打打殺殺;三來按照慣例,皇家祭祀慶典等等需要和尚道士講經祈福,不能全殺絕了……
聽說當年朝廷有兩位將軍都是武道大宗師,朝廷兵馬強盛到極致,國力鼎盛,太宗皇帝更是雄才大略,還動過修行界地主意……比如那西疆密宗黃教就是最先倒黴的修行門派,其餘還有一些小宗派被武道大宗師率領的精兵趕盡殺絕。
後來不知何故,朝廷兵馬忽然鳴金收兵。太宗從此安心打理朝政,未再動用過武力,將國家治理成太平盛世,異族小國奉為天朝上邦,太宗也被後人稱作聖皇。
總而言之,從那以後天朝只有三種人可明目張膽佩帶兵器:第一種自然是朝廷官兵;第二種是鏢隊,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