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對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保護,鼓勵積體電路技術創新,《積體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於2000年以國務院第300號令公佈,條例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但是,“18號檔案”遇到了問題。
2004年3月18日,美國以“增值稅政策與世界貿易組織(WTO)要求的國民待遇原則相違背”為由,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對中國的申訴。2004年7月14日,中美積體電路增值稅爭端得到解決,中美在日內瓦正式簽署“中美關於中國積體電路增值稅問題的諒解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中國於2004年9月1日起停止執行國內設計、國外流片加工的半導體產品增值稅退稅政策,從2005年4月1日起正式停止國內生產的半導體生產增值稅退稅政策。
新的晶片扶持政策成了擺在政府面前的重大命題。
至於誰該成為開發主體,人們也一直爭論不休。“信芯模式”的出現恰好可以解決這種爭論。企業投入研發、承擔風險和獲得收益,本身就是一種純粹的市場行為,而一些研究院出來的專案,往往因為與市場要求相去甚遠而束之高閣,成為實驗室產品而非市場產品。
“信芯模式”的另一個突破,則是與《十五規劃》的契合。《十五規劃》曾明確指出:“積體電路設計要與整機開發相結合,積極支援有條件的整機企業建立積體電路設計中心,設計開發市場較大的整機產品所需的各種專用積體電路和系統級晶片。”
事實上,沒有整機的支援,晶片就無法真正地走出實驗室;只要晶片不走出實驗室,晶片就是沒有商業價值的電路板,“中國芯”就無法成為真正的“中國芯”。
無論曾有多少企業彷徨過、無奈過、絕望過,無論“中國芯”曾經遭受多少嘲諷、譏笑和詬病,它依然必須出現。
“龍芯”出現的時候,人們嘲弄它的水平太低,但是人們從來就沒有想過:如果不去開發低水平的“龍芯”,我們就不可能提高。以後我們想開發自己的“中國芯”的時候,照樣還得從286的水平做起。
“龍芯”的出現提供了一種可能。我們從286開始,慢慢做到486、586水平,最終與世界水平同步,甚至沒準兒還成為領先者。這便是“龍芯”的意義。
與“龍芯”的機制、體制和產業鏈支撐不同,“信芯”獲得了比“龍芯”更好的結局。它可以提供一種模式,這種模式無疑將推進“中國芯”以更快的速度長大成人。
。。
“信芯模式”(3)
� “信芯模式”的獨特性在哪裡?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報告總理一個好訊息(1)
青島。2005年6月26日。
在陰雨初歇的北京,海信釋出了“信芯”。那一天它剛剛透過了資訊產業部組織的鑑定。婁勤儉副部長出席了釋出會,並且宣佈“信芯”是中國影片領域第一款可以正式產業化的晶片。
在青島,周厚健終於寫完了那封給###總理的信:
尊敬的###:
您好!
我是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去年6月20日,您蒞臨海信視察工作,我們向您彙報了企業在數字影片處理晶片方面的自主研發情況。當時您聽了非常高興,叮囑我們在成功後要專門寫信告訴您,“就說是我要的”。這次寫信即是向您彙報一下這個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高畫質晰、高畫質數字影片媒體處理晶片在海信應用取得的重大進展。
今年3月,我們的晶片及整機應用均已透過各種實驗並順利批次上市。鑑於其影響較大,同時又是資訊產業部“電子資訊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援的專案,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我們提請資訊產業部對該成果予以鑑定。鑑定組對該晶片進行了嚴格的鑑定。鑑定結果認為,該晶片的結構設計與關鍵演算法設計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可以應用到數字高畫質彩電上,並能夠完全替代國外同類產品。6月26日,我們正式釋出了這一成果,資訊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等領匯出席釋出會並對海信的這一成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這是中國音影片領域第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可以正式產業化的晶片。7月初,使用海信自己晶片的彩電將在海信5個生產基地全面投產。可以形象地說,中國彩電將開始跳動起“中國心”。
鑑定結論和資訊產業部的肯定令海信深受鼓舞,同時這也是對民族產業自主創新的認可。經過慎重考慮,我們將這款核心技術完全自主研發的晶片命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