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
的確,技術創新是一件富有想像力的事情,首先思想上要創新,而思想上的創新則需要一個自由的空間。
問:您認為海信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什麼?
夏曉東:海信是一個定技術路線的企業,相對有些企業來說基礎是紮實的,比較求穩。但是,海信也有缺陷,就是市場網路發展不是那麼快。不過我認為,在目前這種環境下,這種求實、穩妥更好一些,因為它不能脫離大環境。
海信講究的是穩健,先做強再做大。
夏曉東相信,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掩蓋了很多問題。很多企業的問題也是這樣被掩蓋的,但是,掩蓋不能持久,那些企業早晚要出事,海信不想與那些企業為伍。
夏曉東設想中的海信,應該像索尼那樣,在技術和設計上獨樹一幟,在創新上大膽投入,而不是像松下那樣只是作為一個規模型企業。
當然,如果海信能夠做到既強又大兩方面,那就更好了,不過這可是個十分不容易解的難題,得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能解決。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外憂內患
2005年春節快要到來的時候,海信例行召開了年度經濟工作會議,周厚健例行地講了話。在海信,員工們喜歡聽周厚健講話,那個極大的嗓門就如同一個擴音喇叭,可以將他們的熱情調動起來。
一些管理者卻會感到恐懼,因為每次聽到周厚健在年度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他們就會感到重重的壓力。事實上,周厚健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對於海信來說,未來5年是憂患和挑戰的關鍵五年。
下文便是周厚健在那次會議上的演講,題目就叫《憂患與挑戰:海信的下個五年》。
同志們:
於淑珉總裁的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了去年的工作,也對今年的經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報告是經過領導班子的很多同志一起邊分析邊推敲寫成的,請大家認真學習:第一是要清楚今天工作佈置的內容,要很好地落實;第二是特別要學習好的公司的做法,工作未做好的公司要認真檢討,改進不足,並在新的一年裡有根本的改觀。
應該講,我們2004年的經營工作是做得很不錯的,大家都很欣慰。我本人也應該很高興,但是細細想一想我們工作當中的問題和差距,用“不寒而慄”這個詞來形容我們的狀態一點也不過分。我今天想透過這次講話,把我的擔心以及相關分析跟大家分享一下,也讓大家能夠清楚這個差距以及這個差距給我們帶來的威脅,目的是為了讓我們能夠以清醒、熱情的態度來追趕世界潮流、趕超先進同行。下面,我佔用大會一點時間,重點談一下怎樣看待海信的內外環境以及面對此環境如何成為一個優秀公司。說大點,是從戰略上來分析我們的處境。
去年12月,我們舉行了35週年慶典。海信35年的歷史,是幾代經營者與廣大員工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寫就的。多年來,我們成功積澱了“人才為本、技術是根”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是海信不斷發展並要永遠堅持的傳家之寶。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半葉到現在,我們一直保持著穩定、快速發展的勢頭:企業銷售收入基本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幅度,企業規模在不斷擴大,員工數量在不斷增加,社會影響力在不斷提高。期間,儘管家電行業屢次發生動盪,但表面看,我們每每都能安然無恙,企業及員工呈現出安樂祥和的太平局面。
但是,不同的階段要考慮不同的問題,在“歌舞昇平”的日子裡,我們必須正視我們存在的問題,認清我們的發展階段和所處位置,牢記我們的憂患。
2003年的經濟工作會上,我曾經講過,我們最大的危機在技術上。當時我說:我們與國外同行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大,大到已不是時間上的概念,而是空間上的。今年的CES展覽會,我與於總、楊總等多位老總去了。可以說,在平板產品外觀上,海信與日韓企業的距離在縮短,也為中國人掙回了點面子。但是,在內在技術上,結果仍然一樣,中國企業技術上的差距讓人心痛!當然,這種差距不是海信一家的問題,是中國消費電子產業整體的“軟肋”。
我時常在想,儘管海信已保持了十幾年的連續高速增長,但細想我們的業績,也是很不均衡的,經營質量也不完全是隨著收入的增長而同步增長的。分析原因,我們會清醒地發現,得與失無不與產品有著密切的聯絡,而產品的背後就是技術。我們的彩電近6年可以說好的年景居多,但細想,好年景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