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
七、中國不怕2月4日(3)
連續幾天,雙方每天進行長達10多小時談判。
中方既堅持原則,又態度靈活。
美方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開始學會如何讓步。
雙方的立場一天天趨於接近。
到了1月27日,經過雙方長達十天的艱苦努力,終於形成了一個綜合文字。這個文字不是最後文字,但雙*得比較滿意。對所有存在分歧的地方,透過加括號的辦法作了註明。只要繼續作出努力,有希望在此基礎上形成正式文字。
談判終於露出了一道曙光。
雙方代表都輕輕地抒了一口氣。
張月姣:“希望繼續努力,把文字上的括號全部拿掉。”
李森智:“40個臺階,我們已經上了38個。最後兩個臺階需要坎特來上。我今晚就把文字報回國內,等著好訊息吧。”
當晚,雙方代表接待了記者的採訪。
李森智對記者說:“談判取得了重大進展,上了38個臺階,有望達成協議。”
世界輿論立即作出積極的反應。
新聞媒介的報道中出現樂觀情緒。
但是,這種樂觀情緒僅僅保持到1月28日上午。
這天下午,晴朗的天空突然陰雲密佈。
陰雲是從華盛頓刮過來的。
李森智走進談判廳的時候把臉拉得老長老長。他向中方宣佈了來自華盛頓的最新指示,說:“坎特大使不認為談判已經取得進展。不能以現在這份綜合文字為基礎達成協議。坎特大使命令我宣佈他的6點要求。”
坎特的6點要求都不是新問題。在前幾輪談判中,中方已經把這些要求一一頂了回去,因為它涉及到司法審判制度、市場準入等複雜問題,已經超出了國務院給代表團的授權。
張月姣:“中方要求美方收回這6點要求。”
李森智則斷言:“在這個6點要求上,美方沒有靈活。中方要麼全部接受,要麼拒絕接受。坎特大使在電話裡指出,2月4日為最後日期。如果達不成協議,美國將在聽取企業界的意見後確定報復清單,並將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後開始執行。”
張月姣:“美方必須對談判破裂以及由此造成的一切嚴重後果負責!”
談判就這樣在中方的抗議聲中結束。
李森智和萊爾夾著皮包離開了談判廳。
中方代表一個個都非常疲憊,也非常難過。經過長達10天沒日沒夜的艱苦談判,眼看著勝利在即,傾刻間,來之不易的談判成果卻化為烏有!貿易大戰的可能性陡然增大,迫在眉睫了。它將造成的嚴重後果使大家一想起來就心頭髮緊。
*走下樓來看望大家。
談判期間,*一直在她的辦公室裡等待著最後的訊息。此時,她來到談判代表們中間,神情凝重而又十分鎮定。她安慰大家說:“中美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多種原因決定了雙方的磨擦將是長期的。談判中的起起伏伏,是正常的。不要失望。要沉著應戰,準備好下一輪談判,也就是決定性的一輪談判。一方面,我們要有理有利有節地與美國人鬥,一方面也要把打擊盜版的工作繼續做好……”
*的一番話是安慰,也是鼓勁,句句說到了大家的心裡。
同時,大家都發現,*對待中美談判的起伏波折已經非常坦然。在長期的中美經貿磨擦中,我們的部長更加從容、更加堅定了。要說壓力,她經受的壓力比誰都大。她頂得住,象一座壓不垮的山。
*的話和她的態度本身,都給全體代表以力量。
八、美國人不敢離開談判桌(1)
2月4日這個日子真的如期來到了。
美國政府公佈了最後確定的對華貿易報復清單。
揮舞了多日的貿易報復大棒終於要打下來了。但美國人又“手下留情”,把報復總額從原來的28億美元減少到了10.8億美元。
報復的時間也推遲到了2月26日。
坎特在新聞釋出會上解釋說:“推遲報復,是為了使已經啟運但尚未到達美國口岸的進口商品不受影響。”這一“緩兵之計”給透過談判解決問題預留了三個星期的“寬限期”,也為繼續向中方討價還價留下了迴旋餘地。
當天,坎特致函*,建議2月13日重開談判。他邀請中國派副部級以上代表團到華盛頓談判,還非正式地邀請*親自率團前往華盛頓。
幾天後,*回函:邀請美方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