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香居的酸菜魚啊,咱們的酸菜都賣了,這冬日裡魚也不好抓出來。”
藍怡也是愛吃魚的:“下次再進城我買兩條魚回來,家裡的酸菜還有些,咱們自己做著吃。”
宇兒和大福一聽,馬上瞪大眼睛,想吃啊。
“大嫂,現在魚貴著呢,咱們不差這一口的。”陳氏給孩子們添菜,順嘴說到。
宇兒一聽魚貴,馬上附和道:“就是,娘,咱們不吃魚,魚有刺,雞肉沒刺。”
大夥見他心疼錢的樣子忍不住覺得好笑,藍怡低頭看看寶寶端著小碗乖乖喝雞湯的滿足樣子,笑著對宇兒說:“咱們賺了銀子娘一定買魚回來給你們吃酸菜魚。”
劉氏一聽賺銀子,馬上就來了精氣神:“大嫂你又想到賺錢的法子了吧?”
李氏和陳氏也馬上探著脖子盯著藍怡,卻聽她淡定說到:“咱們吃完飯再說。”
李氏:“……”
陳氏:“……”
劉氏:“……。”
然後,三人果斷加快了進餐速度,連著五個孩子都快了不少。
再然後,一家人吃罷刷洗碗筷齊聚在炕頭上等著藍怡開口。
藍怡瞧著一家老小都盯著自己,便清清嗓子說到:“二叔二嬸,可還記得我和兩個弟妹在秋天時收的紅果和栗子?”這裡的山楂稱為紅果子,藍怡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說錯名字。
眾人點頭,劉氏好奇地問:“大嫂,這果子也能醃著吃?”
藍怡:……
第六十九章 集思廣益
劉氏話一出口,見王林遠好笑地看著自己,忍不住臉紅了。
藍怡笑著說:“咱們山裡的栗子味道不錯,栗子是好東西在咱們大周是重要的吃食果品,只是這邊人栽種的少了些。我從梅縣回來時見著不少地方有人賣栗子做的吃食,味道都還不錯。”
藍怡這話是有根據的,《詩經》有云:“慄在東門之外,不在園圃之間,則行道樹也。”說明自西周時期便已將栗子樹移進院落或道旁;《呂氏春秋》也記載有“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慄。”之言等。
大夥別驚奇,這些都是藍怡想做糖炒栗子之後到縣城書肆遍查典籍找到的。淚奔啊,她費盡功夫只找到這兩條,黃縣的點心鋪子裡有栗子糕卻並未見糖炒栗子,梅縣至黃縣一路上藍怡雖見過炒熟的栗子,卻不知道是怎麼做的,書籍上也沒有記載。她手裡的草藥書籍也只記載了栗子的藥性和如何入藥,並未記載其他食用方法。
“大嫂,你是打算將栗子做成吃食賣出去?”王林遠問到。
藍怡點頭。
“大嫂想到了什麼新奇的做法?”劉氏又追問,她的心裡如貓抓一般的癢癢,恨不得大嫂趕緊告訴她該怎麼賺銀子。
此時天已黑透,藍怡也想早說完回家讓孩子們睡覺,便簡要介紹道:“也不算什麼新奇法子,我從梅縣回來的路上吃過一次炒栗子味道十分好,那店家說是叫做糖炒栗子。今年收的栗子我打算做成糖炒栗子賣出去,但是哪裡知道自己炒出來的完全不對味,總差了什麼東西。”
“就是山裡的毛栗子麼?”二嬸李氏問道,“這東西能煮著吃,今晚才知道能燉雞入菜,沒想到還能炒著吃。”
“是啊,毛栗子味兒還成可剝皮實在麻煩,我收回來的都沒吃多少。”劉氏想著說,“原來是炒著吃……這能賣多少錢一斤啊。”
王二叔對毛栗子也不陌生:“田裡莊稼收成不好的念頭村裡人也進山找毛栗子帶回來當冬糧,咱們這邊山裡毛栗子樹不多,聽說再往東走幾十裡那邊不少。”
陳氏問道:“大嫂,你覺得差了什麼東西?”
藍怡將自己做糖炒栗子的過程說出來:“我在那家店鋪裡見到他們是用黑砂炒栗子,前些日子我在溪邊破冰取河砂加糖炒了,炒出的栗子乾巴巴的不好吃。”藍怡默唸,希望自己此舉沒有侵犯什麼獨家秘方,誰知道這裡的栗子是什麼炒出來的。
大夥聽是用砂子炒栗子都很驚奇,王林喜抱著大妞妞,任她玩著自己的大手,聽到此處問道:“這栗子為啥要用砂子炒,這乾淨的河砂怎得又變成了黑色?”
藍怡想了想:“估摸是為了更好的受熱,黑色是砂子沾了糖色。”
陳氏冬日也沒少剝栗子熬粥,聽到藍怡這麼說有些奇怪:“大嫂,栗子皮可不薄,這加了糖砂炒滋味能進得去?”
是啊,栗子本身煮著就是香的,加了糖難道就是為了好聞?藍怡總覺得自己腦子裡閃過了什麼念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