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1/4 頁)
拯怒道:“汝父子皆是害民者,朝廷法度,我決不私矣。”即喚過二十四名狠漢,將孫某冠帶去了,登時於堂下打了半百。孫某受痛不過,氣絕身死。拯令將屍首拽出衙門外,遂錄案卷奏知仁宗。仁宗旨頒下:“孫都監殘虐不法,追回官誥,罷職為民。謝廚受工僱人,用毒謀害人命,隨發極惡郡充軍。吳氏為夫伸冤已得明白,本處有司每給庫錢贍養其家。包拯賑民公道,於國有光,就領西京、河南府之任。”敕旨到日,拯依擬判訖,遠近聞之,無不稱快。
…
第四十八回 東京判斬趙皇親
斷雲:
只為觀燈成慘禍,張公已作訴冤人。
仁宗褒賞天昭報,一鞠當時案牘真。
話說西京河南府,離城五里,地名棋盤巷,有師員外,家道殷富。員外雖棄世,生下二子,長子名師官受,次子名師馬,都皆志氣。二郎現在揚州當織造匠。官受娶得妻劉都賽,乃是個美麗佳人。生下兒子名金保,年已五歲。是時正月上元佳節,西京放燈甚盛。師家使喚梅香對劉娘子道:“難得好個上元,今有本城鰲山寺裡,有一座逍遙寶架燈,說道乾坤稀有,世上無雙。千聞不如一見,今晚與娘子入城看玩一回。”娘子入城看燈之事,婆婆道:“女子不出閏門,且元旦男女混雜,去則無益。”劉娘道:“媳婦懷孕金保時,曾在東嶽廟許下心願未還,今孩兒已滿五歲,趁今夜看燈,前去還了願便回。”婆婆依允,著梅香與院子張公隨她同去。娘子梳妝齊備,十分俊俏,與梅香、張公入得城來,正是放燈時候。徑進東嶽廟,焚香祝拜已畢,娘子與張公道:“婆婆吩咐不要去看燈,難得遇此元宵,我今瞞過婆婆去看一遭便回。”張公只得依允隨行。
來到鰲山寺,眾人喧雜,不覺梅香、院子各自分散。娘子正看燈,回頭不見夥伴,心下驚怕。忽然颳起一陣狂風,將逍遙寶架燈吹落,看燈人都四散走去,只有劉娘子不識路徑,立在街前簷下。聽得一聲喝道,數十軍人隨著一貴侯來到,燈籠無數。是誰?乃上位皇親趙王。馬上看見娘子美貌,心下暗喜,便問:“你是誰家女子,半夜在此?”娘子詐道:“妾是東京人氏,隨丈夫到此看燈,適因吹折逍遙寶架燈,丈夫不知哪裡去了,妾身在此等候。”趙王道:“如今更深,可隨我入府中,明日卻來尋訪。”娘子無奈,只得隨趙王入府中。趙王心生一計,著使女引娘子到睡房中去。趙王隨後進去,對娘子道:“我是金枝玉葉,你肯為我妃子,享不盡之富貴;如不允從,亦必難脫。”娘子嚇得低頭無語,尋死無路,怎推得那趙王橫強之勢,只得順從。宿卻一宵,趙王不勝歡喜,正是:此處歡娛嫌夜短,師家寂莫恨更長。
當彼張院公與梅香回去,見師婆婆說知娘子看燈失散,不知去向,婆婆與師郎煩惱無及,著家人入城體訪訊息。有人傳說在趙王府裡,亦未知的實。
不覺將近一個月,劉娘子雖在王府享富貴,朝夕思憶婆婆、丈夫、兒子,只悔當初不聽婆婆言語,惹出此禍,恨氣觸天。
有太白星要教她與前夫相會一面,變做個焦苗小蟲,飛入劉娘子房中,將她穿那一套織錦永珍衣服都咬碎了。次日娘子看見,眉頭不展,臉帶憂容。適趙王入見,問之:“因甚煩惱?”娘子道知其故。王笑道:“此則何難,只要召取西京會織匠人來府中織造新的便了。”
次日,王出告示道知後,不想師家祖上會織此錦,師郎正要探聽其妻訊息,沒得因便,聽得此語,即便辭知母親,來趙王府見趙王。趙王道:“汝既會織,就在府中依樣造成。”師郎承命而去。有人說與娘子:“今王著五個匠人在東廊下織錦。”
娘子自忖:“西京只有師家會織,叔叔二郎現在揚州未回,此間莫非我丈夫在焉。”即抽身出來看時,那師郎亦認得是其妻劉都賽,二人相抱而哭。旁織匠人各驚駭不知其故。是時趙王酒醒來不見劉都賽,因問侍女。侍女說知在織造所看織錦。趙王即來廊下看時,見劉娘子與師郎相抱不捨。趙王怒道:“汝匠人何得無理!”既令劊子手押過五個匠人,前去法場處斬。
可憐師郎與四個匠人無罪,一時死於非命。那趙王恐有後累,部五百劊子手,前到師門首圍了,將師家大小男女殺戮已盡,家財被著親隨人搬回府中,放起一把無情火,燒了房屋而去。
當下只有張公帶得小主人師金保出街坊買糕,回來見死屍無數,血流滿地,房屋燒尚未滅。張公驚問鄰居之人,乃知被趙王所害之事。張公沒奈何,抱著五歲主人,尋夜走往揚州,報與二官人去了。趙王回府思忖:“今殺師家滿門,尚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