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圖索驥,很快便找到了幾個關鍵的節點。
他還是對前面的“同心圓”現象更感興趣些。
最初感應到徐松的位置應該還是在道觀中院;其後分辨出他的氣味兒,則是西院的入口附近;至於等聽到腳步聲,便已經是他居住的院落外了。
後面的節點好說,畢竟他嗅覺敏銳,異於常人。但第一個節點未免就有些驚人了,照神圖上顯示得非常清楚,那可是在兩裡之外,隔著一個偌大的園子,幾幢院落,任他六識如何敏銳,也不可能探知到那裡的情況。
“這就是神魂感應。”
神魂之奧妙,果然是不可思議。這是他進入通神境界以來,前所未有的體驗。
餘慈以前一直以照神圖映照周邊,無論是範圍還是清晰程度,都遠遠超過這次感應。可是,相比之下,神魂感應卻有一種難言的玄妙。
這時候,他想到那天然與“同心圓理論”相對應的的心象變化,還有那“微光”映照“湖水”的迴圈,這是感應,但又不純粹是感應,而是帶著一種充實自我、精進修行的妙處。
果然,照神圖雖好,神魂感應卻也不能偏廢。這一點,餘慈是記著了。
餘慈正想嘗試著再進入一回神魂感應的狀態,院落外又有人敲門,只是這回,卻是熟人了。
寶光和慣了,敲門之後,直接推門進來,見他站在院子裡,喜道:
“餘師兄,好機緣哪。”
************
我囧,身體太弱了,昨天義務勞動,竟然到現在沒緩過勁兒來。拍拍手,要紅票;扭扭腰,求收藏。
第八十章 符規
“機緣?”
餘慈最先想到的是外門弟子一事,不過看寶光的態度,卻又不像。
還好,小道士沒有吊人胃口的意思,直接便道:
“明日山門解良解師叔到觀中授課。師傅說,此類課程雖不直指大道,卻也講授一些實用的雜學。你精擅符法,恰好解師叔也是此道大家,師傅的意思,你不妨前去旁聽,說不定會有些體會。”
餘慈奇道:“觀主的意思?”
見餘慈還不怎麼明白其中的道理,寶光都替他著急:“你不知道這機會有多難得。解師叔是宗門內排名前三的符法大家,在他那一輩,更是首屈一指,且又兼通多門,平日裡都在山門內修行,從來沒有到觀中講過課。這次來了,也只是說要精通符法的弟子去聽講,我都沒資格進殿旁聽。這樣的機會,你萬萬不能錯過了。”
“怎麼會錯過?”
餘慈只是在想別的事:要知這是十天來,於舟首次對他有所要求,不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好兆頭。
他決沒有拒絕的道理,當下一口答應。
第二天一大早,餘慈就來到止心觀中院的顯德殿,按著寶光所說,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一位離塵宗的內門仙師到此講學,順帶發掘可堪造就的美質良材,帶到山門修行。當然,前者是年年月月都有可能,後者就是鳳毛麟角,稀罕得很了,幾十年都未必出現一回。
踏入顯德殿,這裡早早就排好了二十幾個蒲團,分兩邊排列。大多都有人坐著,餘慈在殿外稍一打量,便邁步進去,不過,他總得裡面有兩人的面孔頗為熟悉。
等邁步進來,他“唔”了一聲,終於記起來了。
原來真的見過。
左側最前,兩個年輕人錦袍玉帶,俗家打扮,與大殿中的道士群體格格不入,刺眼得很,偏又佔據了最好的位置,難得他二人也能安之若素,倒讓餘慈有些佩服。
金川,匡言啟。
這兩個白日府傾力培養的後起之秀,不是到離塵宗山門修行去了嗎?這才幾個月,修行就結束了?
看到這二位,餘慈不免好笑。上次見面,他與白日府之間,還只稱得上是齟齬不和,而如今再見面,卻已經是深仇大恨了。
當然,這一點他並不在意。
餘慈來得晚,輪不著好位子,倒是進門的時候頗為顯眼,被昂首四顧的匡言啟發現。兩人目光對上,餘慈勾起嘴角,匡言啟一愣,回肘撞了下同伴,金川抬眼,而此時,餘慈已經低頭去找位置,直接把二人忽視掉了。
兩個年輕人臉色都不好看,可這個時候,殿中諸人翹首以盼的宗門仙長正從側殿轉出來,一下子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餘慈在最靠近殿門處找到了位子,盤膝坐好後,也抬眼打量。
轉出來的是一個身量瘦高的道士,昨日聽過寶光介紹,此人名叫解良,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