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跟班的問吳蛤蟆:“不知吳大王把燕娘請來是什麼用意?”
吳蛤蟆:“沒別的意思,本來是吳某仰慕燕孃的才藝,想讓她做我的壓寨夫人的,不想燕娘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顧大局識大體,非一般女流之輩,實在是巾幗豪傑,憂國憂民,我等皆為之汗顏。現在燕娘既稱在下大哥,這哥可不是隨便叫的,我就認下這哥好妹妹了。過去的誤會就一筆勾銷了。燕娘既然說是跟了白大人,我也談不上奪其所愛。大家都是自己人,還是喝酒為上!哈哈——”說著,又痛飲一杯。
燕娘見吳蛤蟆如此豪爽,為之感動。端起酒杯:“我敬大哥一杯!”
吳蛤蟆又是哈哈大笑,燕娘看出,現在的他已經完*出了江湖豪傑的氣概。
燕娘說:“該說說正事了。我既然答應大哥去說服白大人等,以後不再為難山上的弟兄,並請求為弟兄們找個出路,正好班頭來了,不妨讓其回去,把書信帶給白大人,等有了答覆,我再離開這裡。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吳蛤蟆擺擺手:“班頭自然可以回去,信也可以由他帶給白大人。燕娘就不必留在此處陪我們受罪了。你們吃了飯,我就派人送你們一起走。”
跟班的連忙站起來,舉杯敬吳蛤蟆:“外面傳揚吳兄十分恐怖,今日親眼所見,大相徑庭,在下佩服!”
吳蛤蟆取過書信,遞給跟班的。
燕娘說:“既然大哥相信小妹,我就跟班頭一塊回去。如果事情不如人意,我自然會自己來找大哥。”
“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時候已近傍晚,吳蛤蟆讓人牽過來兩匹馬:“騎馬不到天晚就可以到達縣衙。”
於是,燕娘和跟班的這才上馬,吳蛤蟆帶著兩名弟兄也上了馬,護送燕娘和跟班的下了洞山。
到達縣衙果然天還不黑,燕娘說:“大哥先請回吧,明天我一定給你回話。”
吳蛤蟆等人告別燕娘,打馬而回。。。。。。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彭城團練成立
第六章
白季庚見燕娘和跟班的安然無恙回到了縣衙,喜不自勝。
跟班的將吳蛤蟆的書信交給白大人。
白季庚開啟觀看,沉思默想片刻。
燕娘這才將被吳蛤蟆的人如何掠到洞山,又如何說服吳蛤蟆歸順的事一一細述清楚,白季庚感慨萬分,對燕娘愈加愛慕。
白季庚道:“眼下內戰日趨激烈,時內自關中,西暨蜀、漢,南盡江、淮、閩、越,北至太原 ,烽煙迭起。朝廷已宣佈發兵*成德節度使李惟嶽、魏博節度使田悅等。徐州刺史李洧已經到位,日前到府商議如何確保一方平安,約請縣衙遷移至雲龍山北的戲馬臺附近,並在城區招募團練隊伍,實行城區自治。”
跟班的插話:“大人,若將吳蛤蟆一干人馬為我所用,成立團練隊伍,九里山一帶可保平安。”
白季庚:“我也這麼想,倘若吳蛤蟆一干人真心歸順,自然是件大好事,求之不得呢。”
燕娘:“大人即可招來他們,願入團練的就留下,不願加入的就放其回鄉,自然也就解除了匪患,再有滋事生非者,可由吳大哥治理,豈不省了官府的精力?”
白季庚點點頭:“如此甚好,燕娘不虧女中豪傑!”
於是商定:明日即派人請吳蛤蟆來,共商籌建團練事宜。
一夜無話。
次日上午,吳蛤蟆帶著五個弟兄隨白季庚派去的跟班來到縣衙,白季庚親自出衙迎接。
關之均帶著歌班,吹拉彈唱,表示祝賀。
很快,彭城團練成立。
徐州刺史李洧帶領徐州其他官員親自到場祝賀。
接著,白季庚將縣衙移至雲龍山北。
縣衙西部即為節度使駐地。
自此,徐州與彭城名稱再次互易。
徐州素有“千年龍飛地、一代帝王鄉”之譽。
原來,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彭城因而得名。夏商時期,大彭氏國很強盛,曾為五霸之一。夏禹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島島島,徐州即為九州之一。當時“徐州”只是作為一個自然經濟區域的名稱,彭城縣成為這一區域的中心城市。傳說大彭氏國的創始人彭祖活了800歲,是中國烹飪和氣功的創始人。彭祖在歷史上影響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備至,也被道家奉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飲食養生之道,對以後漢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春秋戰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