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來山東風俗,初一要吃素餡的餃子,取其素素淨淨,平平安安之意。
狄希陳便給調羹使眼色,意思叫她上來給狄婆子喂,調羹便端了只調好醋和蒜的小碟兒送上來,揀了那隻做了記號的餃子喂老太太。
狄婆子咬了一口,吐出那枚錢,叫調羹放在燈下看,金燦燦的,比尋常銅錢倒小了三分之一,一面是吉祥如意四個字,一面是一圈萬字紋的花樣兒,四角還有四隻蝙蝠,十分的精緻,端的是好彩頭。就問:“是金的吧?”
調羹忙笑回:“是金的。娘沒咯到牙罷?”
狄婆子就看向兒子,眉開眼笑,“小陳哥哪裡尋來的?”
狄希陳忙道:“是素姐前幾日尋人打的。花樣兒也是她畫的。”
狄婆子的臉就有些不好意思,笑道:“拿去小全哥玩罷。”
素姐忙道:“他們都有了。”在袖內取出三個繡著蘭花紋的荷包,先遞了一個給小翅膀,就取了一個拉開抽繩,倒出裡邊的各樣金銀錁子來,有一個小小的金錢,樣子差不多,只是跟調羹手裡的比還要小一圈兒,其他都是銀子的,都是些花生,茄子並豆莢之類都拿一條紅繩打著花結拴在一處。
狄員外看了,就先笑道:“這個可新鮮,從來沒有見過的,又是極好的彩頭。”
調羹也笑道:“我從前在京裡,也見過一兩樣兒,都是些尋常花樣,沒有大嫂這個彩頭好呢。”
狄婆子又看了看,忙道:“快給小全哥罷,看他急得直跳。”
素姐方又將這些小物件兒又一一放回去,拉緊了帶子,給小全哥系在衣帶上。狄希陳早就給女兒繫上了。
調羹便尋了根紅繩兒現打了結將那個小金錢系在狄婆子手腕上。又對素素道了謝,方給他兒子繫上。
狄婆子想起來,就問:“就打了這麼些兒?”
狄希陳笑道:“也不還有些,不過都是銀的,預備好了正月娘送人的。還有十來串呢。”
狄婆子方點頭對著素姐笑了笑:“難為大嫂有心了,這個新鮮又好玩,暑天繫了身上還涼快。”
素姐便端了燙得溫溫的黃酒勸婆婆喝了一口。此時春香已是又捧了一盤熱餃子上來,各人都吃了一兩個,便放下了。素姐親自回房,半日拿了只小盒子過來,開啟蓋子開給婆婆看,裡邊十二串銀子打的各樣蔬果,都使紅繩拴了,排在那裡十分的好看。狄婆子心裡知道這是素姐要讓她正月有面子,方想得這花樣,是示好的意思,便叫給她系一串兒在袖上玩。素姐也道婆婆是承了她情了,便高興的給她繫上,將盒子擱在窗沿上。
這裡狄希陳見她二人演了一場間接和好戲,也就安心,穿了大皮襖,拎了燈籠去前邊叫了幾個小廝巡莊子去了。這邊狄員外也撐不住了,倒在狄婆子身邊和衣臥下。素姐牽著小全哥,抱著紫萱便回家,調羹又將小翅膀送了她這邊來,好自己守著兩個老人家端茶送水。
因五更要祭祖,素姐替孩子們脫了大衣裳,都叫他們和衣在炕上睡下,秋香便取了條薄被蓋上,也打著呵欠倒在炕邊。
素姐又叫了春香一起去廚下整治早上的吃食,燒了大鍋薑湯等狄希陳回來散與眾守夜的人喝。
還不到五更,狄家莊上已是一片燈火通明,狄希陳回家叫醒了孩子們,與素姐領著到上房。當中院子裡媳婦子們早擺好了祭桌。兩邊各擺著加了玻璃罩的燭臺,兩隻大紅燭在雪地裡光芒四射,映得院子裡頭雪亮。地上因雪厚也不曾掃,鋪上了大紅的地毯。狄家本不是大戶人家,雖然兒子做了官,也沒有那許多講究,便有,人少也做不來。當下狄員外在前,狄希陳小翅膀在中間,素姐領著兩個孩子在後,都跪下磕了頭上香,調羹便取了三柱香,代狄婆子磕頭過了,方自己磕頭。
回到屋內素姐與狄希陳便先與狄員外狄婆子磕頭,待小翅膀行過了禮,叫兒子女兒與祖父母行禮拜年,兩位老人家歡喜受了,狄員外就感慨家裡人少,不似他小時候過年熱鬧。
卻說狄家美滿幸福,仍有不足之嘆,那京裡童奶奶家,過年卻實在有些淒涼。因為狄希陳回家,她家那小院兒便另招了個舉子,為人不如狄希陳大方。又因年下大雪,哪裡尋得來稀罕的鮮花果子?不好到處走動得,在家裡坐吃山空,到了年底,就艱難起來。童奶奶無法,當了自己與女兒現有的幾樣首飾,方打點了孃家的年禮。那駱校尉也曉得妹子的苦處,有心助忙,只是自家也有一大家子要吃飯,又叫他娘子攔住了道:“見放著天仙似個女兒,不尋個財主嫁了,也賣幾十兩銀子與小虎哥做個小生意。藏在家裡等天上吊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