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求曾國藩的支援。錢鼎銘到安慶後對曾國藩說:“江南民眾如嬰孩盼望慈母、禾苗盼望雨水那樣希望曾大帥能夠派兵支援,以解上海之圍。”面對錢鼎銘的切切懇求,曾國藩深覺棘手。上海的經濟和軍事地位都非常重要,應全力援助。但派兵少了無濟於事;派兵多了,一旦前敵軍情吃緊,援軍難以回撤,就會打亂整個戰略部署。即使曾國藩甘願冒險,全力救援上海也不可行。當時湘軍與太平軍多線作戰,兵力也不充裕,如抽調一支進軍上海,等於是拆東牆補西牆,絕非上策。還有一個原因是曾國藩沒有挑明的,那就是上海固然重要,但曾的目標並非上海,而是南京!南京是太平天國的首都,攻下南京等於佔了頭功!上海的繁華縱然令人羨慕,然同南京相比戰略地位就差多了,充其量只是一分戰場。孰輕孰重,曾國藩怎不明瞭!錢鼎銘看出了曾國藩的猶豫。他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如果肯在曾國藩面前說情,這件事情十有###能辦成。此人就是曾國藩最信任的學生和助手——李鴻章。
“叫花子兵”(2)
錢鼎銘向李鴻章提出支援上海的請求,李鴻章痛快地答應了,同意到曾國藩面前說情。看到李鴻章充滿信心的神態,錢鼎銘吁了一口氣,知道上海有救了。
曾國藩猶豫不定之際,清廷接到上海危急的奏報,命曾國藩派兵增援上海。一面是朝廷的命令,一面是李鴻章的大力勸說,曾國藩終於打消疑慮,決定發兵上海。其實,促使曾國藩決定出兵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官紳因等不及安慶方面的訊息,決定向洋人借師助剿。所謂“借師助剿”,就是借用或僱傭外國軍隊攻打太平軍。洋人表現出積極的態度,答應幫助中國平定內亂。曾國藩認為,此舉縱使解得內憂,之後必有外患!急忙上奏朝廷:“藉助洋人軍隊守護上海,保衛中外人士財產是可行的,但藉助洋人軍隊進剿蘇州,收復清朝失地卻萬萬不可!上海、寧波為通商口岸,應當共同守護。而蘇州、南京卻非通商口岸,如果洋人插手中國內政,將會後患無窮。大清帝國的軍隊足以自立,就像家長有足夠的權威治家一樣,沒有必要借別人的棍子來教訓自家的逆子!”曾國藩有兩層意思,一是不願留下後患,讓洋人撈去更多利益;二是害怕洋兵攻佔南京,搶了自己的頭功。清廷對此事並未表態。事實上,清廷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救上海之圍。這樣,曾國藩不得不從自己的隊伍裡挑選赴滬人選。究竟派誰去解上海之圍?一向做事謹慎的曾國藩為此傷透了腦筋。軍中有一個叫吳坤修的湘軍將領主動請纓,願領兵援滬。曾國藩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上海這塊大肥肉怎麼能輕易給人?曾國藩想起了弟弟曾國荃,如果派他援助上海,自己主攻南京,雙份功勞就都落在曾家手中,豈不兩全其美?曾國藩心中初步形成援滬計劃:於湘軍營內親選六千名精銳士兵調撥曾國荃援滬,同時令曾國荃趕回湖南老家招募八千名新兵補上空缺。曾國藩對自己的弟弟並不放心,又將得意門生李鴻章派去做其副手和軍師,保證此行萬無一失。
正當曾國荃、李鴻章率近萬名湘軍奔赴上海時,太平軍卻連戰連捷,將清兵洋將打得潰不成軍。且輪船運兵一事仍未籌辦妥善,只能從陸路到達上海。水路行軍,部隊可沿江而下迅速到達上海,佔得先機。陸路行軍,得穿越太平天國佔領區,一路上都要攻城奪池奮勇拼殺。況且湘軍到上海後曾國荃部也只能聽命於上海道臺,事事受人節制。曾國荃哪能忍受這種待遇,馬上表態不去。曾國藩兩相權衡,決定保大棄小,專意進攻南京拿得頭功,將上海之事交給別人辦理。既然曾國荃不去,李鴻章自然也去不成。曾國藩遇事愛和李鴻章商量,當然要把智囊時刻留在身邊,隨時聽取他的意見。即使曾國藩先前派李赴滬,也是因對魯莽的曾國荃放心不下而不得已為之。李鴻章卻不這麼認為,他一直在尋找獨當一面的機會,如曾國荃不去,自己單獨去更好。但既然恩師不準,李鴻章也不好表現出非要去的意思,只好靜觀其變。
曾國藩同李鴻章商量派往上海的人選。李鴻章認為湖南人陳士傑做事穩健,能擔此任。曾國藩同意了李的建議。陳士傑受命後立即招募一萬人整天操練。可時間一天天過去,陳士傑就是按兵不動,甚至接到“老佛爺”(慈禧太后)催促過江援滬的諭旨後仍不見動靜。曾國藩責問陳士傑為何拖延至今,陳眼淚汪汪地說,家裡還有九旬老母,如果自己犧牲,孤苦伶仃的老媽無以為靠。晚清不比秦漢,孝順可當成一切事情的藉口。曾國藩沒心思琢磨陳士傑究竟是孝順抑或怕死,朝廷已下了幾道催促赴滬的詔書,他只能另找合適人選。四十四歲的總兵馮子材躍入了曾國藩的腦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