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自然過程決定的。在這方面,就經濟活動而言,就像約翰?雷所說的,經濟活動只是一個觀察自然過程結果並加以充分利用的問題。與經濟學相關的自然事實領域究竟有多少,是難以一言而盡的。根據人們所針對的理論型別,像(物質)收益遞減規律這樣的理論,對於具體的經濟結果,可能有很大意義,也可能沒什麼意義。一個有關人類福利的事實的重要性與它在經濟理論中所做的解釋作用的重要性之間是沒有聯絡的。但是,像龐巴維克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樣,我們也可能自然地,在任何時候都會被迫地把新技術事實引進我們的工具。關於社會組織的事實就不屬於同一類。但是在經濟理論領域之外,社會組織只是作為技術事實的“資料”這一點,它們處於相同的地位。
事情的另一方面,相對對它的物質和社會方面進行研究而言,我們可以對生產的核心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這是每一個生產行為的具體目的。一個經濟人在生產時所追求的目的(它解釋了為什麼會存在生產),給生產的方法和數量刻下了清晰的烙印。顯然不用提出論據來證明:在給定的資料和客觀需要的框架內,目的必然決定著生產“什麼”和“為什麼”生產。這個目的只能是創造有用的東西,創造消費品。在一個非交換的經濟系統內,它只是在這個系統內為了消費效用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從事生產都是為了直接消費,也就是滿足他自身的需要。而對這種產品需要的性質和強度,在實際可能的範圍內,顯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給定的外部條件和個人的需求,顯然是經濟過程的兩個決定因素,兩者共同決定著結果。需求決定生產,可以說生產被需求拉著走。但就一種交換經濟來說,在細節已作必要修正的前提下,情形也是這樣。
生產的第二個“方面”使得它一開始就是一個經濟問題。它必須同生產的純技術問題相區分。它們之間有一種對立,這種對立我們在經濟生活中,常常可以從一個企業的技術經理和商業經理之間個人的對立上看到。我們常常看到,一方建議生產過程改變,而另一方拒絕;例如,工程師可能建議採用一種新的工藝,而商業部門的領導認為那將不會有收益,所以拒絕。工程師和商人都可能這樣來表達他們的觀點:他們的目標是恰當的管理企業,他們的判斷就來自於關於這種恰當性管理的知識。除了誤解、對事實不瞭解等等因素之外,他們判斷的差異就只能來自這樣的事實:每一個人對於恰當性都有不同的看法。商人所說的恰當性,意義是很清楚的。他指的是商業利益,我們可以這樣表達他的觀點:提供給機器所需要的資源如果用在其他地方,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商業部門的領導人認為:在一個非交換經濟中,生產過程的改變不會增加需要的滿足,相反,會減少這種滿足。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技術人員的觀點又是什麼呢,他所想到的適當性又是什麼樣的呢?如果所有生產的唯一目的是滿足需求,那麼將資源用在有損它的措施上,的確就沒有什麼經濟意義了。只要商業領導人的異議在客觀上是正確的,他不聽從工程師的話就是對的。我們不考慮由於技術使生產工具趨於完美而帶來的半藝術性的快樂。事實上,我們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當技術因素與經濟因素髮生衝突時,技術必須屈服。但這並不能否定技術的獨立存在性和它的重要性,以及工程師的觀點中合理的判斷。因為,儘管經濟目的決定著實際使用的技術方法,但是弄清楚技術方法的內在邏輯而不考慮實際障礙,還是很有意義的。這一點可以透過一個例子很好地看出來。
在給定環境條件下經濟生活的迴圈流轉(6)
假定一臺蒸汽機在它所有的部件上都符合經濟恰當性,由於這種恰當性,蒸汽機已經被充分地利用。那麼,如果用對它更多地加熱,讓更多的有經驗的人去操作它,對它加以改善等等方法使它在實際中更大限度地被利用,如果這樣做並不能帶來好處的話,那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也就是說,如果能夠預見到燃料、更聰明的人、技術的改進以及原材料的增加,所付出的成本比得到的好處更大的話,那樣做就沒有意義了。但是如果考慮一下,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機器能做更多的事,能多做多少,利用現有的知識能使機器進行什麼樣的改進等等,還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這樣一來,所有這些措施就能準備好,當它們一旦變得有利時就可以付諸實施。而且,不斷地把理想與實際相比較,使得那些被放棄的可能性選擇不是由於無知而是根據考慮成熟的經濟原理做出的,這也是很有用的。總之,在一個給定的階段,所使用的每一個生產方法,都要遵從經濟上的適當性。這些方法不僅包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