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目+×每100個句子中的人稱詞數目 這個人情味指數在0—100之間。指數越高,說明文章的人情味越濃。其中,0—10,表示枯燥;10—20,表示較有趣;20—40,表示有趣;40—60,表示非常有趣;60—100,表示生動。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公式中的各個係數是按照英文來統計,易讀性指數公式並不適用於漢語,需要進行修正;而人情味指數可以參考。 對於企業而言,這些資料為考察自己所搞的事件新聞稿的可讀性提供了一個量化的指標。 其實,我們對此常用的說法是,新聞高見一定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不要滿紙的專業術語,自己看起來特專業,別人看起來就頭大,儘管說的專業人士看起來頭頭是道,但是非專業人士就象讀天書,這叫深入深出,最終結果是失去了透過大眾媒體傳播的意義;這是事件營銷新聞稿最忌諱的一點。   。 想看書來
2。44 其他的細節問題
有了吸引眼球的標題和言之有物的主體之外,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同樣不容忽視。成敗在細節,企業勞神策動的事件不能因為一些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功虧一簣,這樣就得不償失了。這裡就談一下一些常常為企業忽視的細節性問題。 l 別忘了在新聞稿的左上方明確註明新聞稿字樣。 l 別忘了在整篇新聞稿後面註明“完”字樣。 l 別忘了在新聞稿後面註明企業新聞發言人或者總裁、董事長、總經理的詳細地址、 郵編和電話、手機等聯絡方式,以方便記者、編輯對不明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溝通和投送樣報、樣刊或者樣帶。 l 既要提供列印稿,同時為了記者編寫和修改的方便,也提供一份貯存在計算機軟盤 的電子稿件。  
2。5 記者招待會
企業策動事件營銷,向記者傳遞有關資訊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事件活動現場,一種就是召開記者招待會了。兩者之間的籌備和需要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項基本相同,區別就在地點的安排上了。下面以記者招待會為例,簡要說明這方面的事項。 美國《編輯與出版》雜誌曾刊登過一副卡通漫畫。畫面一前總統克林頓夫婦躺在床上;畫面二中,克林頓站在床邊,眼睛瞪得大大的,希拉里顯然被突然驚醒了。克林頓說:“好可怕的一個夢啊!我夢見我舉辦了一次新聞釋出會,但一個記者也沒露面!”希拉里反唇相譏道:“那不是夢,親愛的——那是一個先兆!” 實際上,做新聞釋出會策劃的人都有過這樣的擔心:新聞釋出會當天,記者會如約而至嗎?即使來了,他們會不會窮追猛打地向新聞發言人問個沒完,給公司下不來臺呢? 如果不事前周密安排籌劃,企業這種擔心的事情常常會發生。  
2。51 時間選擇
如果想要獲得媒體記者持續的信任和關注,那麼就不要放空炮,總是喊“狼來了!” 而讓記者一開始就帶著對立的情緒參加。 確定哪一週的哪一天、哪一天的哪一時刻很重要。一般的做法是按照讀者或觀眾的習慣,即首先研究確定讀者或觀眾在哪一時間是最容易獲知某新聞訊息的時間。 一般說來,星期一不好,因為週六、週日和週一的報紙都堆在了一起,面對相對眾多的資訊,往往會忽略企業發生的事件新聞;週五也不是最佳的選擇,因為這個時候,大家的心往往集中在週末如何安排上了,他們對購物、出行旅遊等更關心。 必須注意記者的時間。週一的時候,記者往往忙於檢查上週工作,安排本週計劃,會很忙;週五也不宜選,原因和上面一樣,很多記者、編輯也在考慮如何過週末,他們當然不喜歡自己的時間被佔用去提問或單獨訪問。 大多數情況下,週二到週四通常較合適。不過,要確認不會有其他更重要的新聞,如重大政治性會議、有預兆的重大事件等。 此外還要落實具體的時間,是上午還是下午,幾點種。記住,要照顧大多數記者的安排和習慣。通常上午10點或者下午2點左右是不錯的安排。  
2。52 籌劃與“彩排”
絕不打無準備之仗,務必要先期實施培訓與排練。 一般地,搞一兩次系統化培訓是必要的。這樣,你可以預見到發言人是否稱職、哪些方面還欠缺。但也不要訓練的過多,否則最後出現在記者、電視面前時,企業的領導就會像一臺機械的錄音機。具體方法如下: l 聚集那些平時敢於直言的人,讓他們坐在記者席,給他們兩類問題——一類是肯定會被問到的,還有一類是你希望不被問到的。讓“記者”提問。如必要,重複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