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人來,以便報道。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尤其是媒體資源匱乏的企業,通常想到的第一人選就是報刊的主編或者電視臺的臺長。實際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找主編或者臺長的接觸方式不是最佳的選擇。 l 主編的責任是對整個報紙的整體內容負責,如新聞、廣告、副刊以及專欄等等,責任 相當廣泛。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主編才可能親自出馬參與採訪報道。一般說來,象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這些採訪報道,都是可以由記者直接完成的。企業若先聯絡了主編,主編進行新聞價值判斷,如果認為還可以,會安排記者,不過有的記者對這種“二傳手”的角色會心懷不滿,這樣會直接影響報道角度的選擇;如果主編認為沒有什麼可以報道的價值,這下子企業就慘了,根本就沒有了迴旋的餘地,即使找了記者,也會在主編面前吃閉門羹。 記住,主編是企業最後拜訪和聯絡的物件。 l 直接找主編會留下“後遺症”。找主編把企業的新聞事件報道了,企業千萬不要以為 自己低成本運做的如何了得。前面已經說過,主編是對整個報紙負責的,包括廣告。一旦報紙經營出現下滑,主編想到的自然也是這些熟悉的企業,一個電話打過來,你說企業接不接這個單。如果接,花費自然不菲;如果回絕,那企業得罪的、或者說不給面子的是整個報紙,而不是某個記者了,今後要是再有類似的事件,可能報道的難度會大得多。  
2。22 找對記者看對人
既然主編不是第一人選,報社、電視臺有那麼多記者、編輯,那該如何找對記者,保證企業新聞事件的傳播呢? (1) 看版面 首先,企業對自己的事件本身要有一個把握,看看自己的事件屬於社會新聞類、財經新聞類還是娛樂新聞類,或者幾種形式都有。分清自己事件的類別後,買份打算上的報紙吧。一般說來,報紙或者電視臺節目分類就在那裡擺著呢,包括版面的編輯以及跑這一口的記者。 (2) 透過已經熟悉的記者聯絡 現在的報紙、電視臺的記者都有自己的“口”,大家經常參加相應“口”的會議、活動,彼此非常熟悉。所以,企業如果和某個“口”記者有良好的關係,那麼不妨請他來推薦這個“口”的其他媒體記者,這樣能節約很多精力和時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 讓公關公司去做 常年專業的運做,公關公司的手頭一般都積累了豐富的媒體資源,對媒體一抹黑的企業來說,請公關公司來幫著聯絡媒體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不過,花消可能要高一些,還有一個風險是,儘管是公關公司,但是每個公關公司的側重點不同,如有的專注財經領域、有的在IT行業淘金、還有的強項是娛樂。所以,選擇公關公司時,一定要根據自己新聞事件的性質來選擇公關公司,要對路子,不能成了人家的實驗品。在實驗品這種情況下,就很難預料最後的傳播效果了。 這裡還要強調的一點是,選對人。這裡面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記者或者編輯本人在報刊、電視臺的位置,要保證事件的傳播,就找那些在部門內部資深的或者有影響力的人。另外一個問題也是記者、編輯本身問題。對於記者的選擇這個問題,企業選擇了好的記者是企業的一種資源財富,如果選擇了一些惟利是圖的記者,企業的麻煩也就大了。 每個記者都有自己關心的領域,在這一個領域內成了近乎專家式的人物,這種情況下,如果能與這些記者建立長期的關係,那麼在事件發生之前,可以先和他們商量一下,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或者有關方面的資訊,有助於整個事件策劃過程的完善、提供更多的報道角度,擴大傳播。不過,如果是對新聞本身沒有多大興趣,只盯著企業的廣告和贊助的記者,企業就要注意了,最好的處理方式莫過於敬而遠之。 選擇電視記者的時候,企業存在的一個誤區是,去接觸電視臺的新聞播音員或者新聞審稿人。實際上,在當前事件報道的準備中,新聞審稿人和播音員一般情況下很少有參與的或者按照規定就沒有這個權利。他們是專業的“前臺人物”,大多數是朗讀播出所交給的內容。  
2。23 專欄作者——事件發展的風向標
在與媒體的聯絡過程中,一個常為企業所忽視的人物,就是專欄的作者了。不過,熟悉媒體的人都知道,能在報刊媒體上開設專欄的作者都是具有一定見解和獨特角度觀察問題的人,所以他們的意見或者文章裡面所體現的觀點常常成為領袖意見,為大眾所接受。另外報刊的專欄常常是王牌保留節目,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讀者。因此,企業除了和記者、編輯聯絡以外,最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