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相高下,視墝肥,序五種,君子不如農人;通財貨,相美惡,辯貴賤,君子不如賈人;設規矩,陳繩墨,便備用,君子不如工人”。――《荀子·儒效》
孔子沒有對人性做出過判斷,認為先天並無善惡之分,所謂“性相近,習相遠也”;而孟子則認為人性是善的,所以“人皆可以為堯舜”。與孔子和孟子迥異的是,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仁義禮智等善的品德是後天人為促成的,所以會破壞社會秩序,顛覆國家政權。如果放縱人民,任其本性而不加節制地自由發展,就會導致社會的紛爭與混亂。
秉持性善論的儒者往往是率性而為的,譬如孟子;而認為人性本惡的儒者,譬如荀子則力主制性節慾(而非絕欲),尤其注重禮治。禮治的真正目的就是借節慾這一手段而使全體人民的生活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所以荀子認定“人生不能無群”,必須分工合作才可以圖存,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必須以禮來界定,制禮方可明分,所謂“農農、士士、工工、商商”是也。
荀子認為,只要社會有了分工,那麼治國者與他的屬下之民就有了區別,“君子”與“小人”的區別是:“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此說本來與孟子的“勞心”與“勞力”之分沒有兩樣。不過,荀子敢於明確地強調社會的等級差別,譬如“曷謂別?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富貴輕重皆有稱也”。所以,社會等級不同,社會地位也不同,待遇就有了差異:“由士以上則必以禮樂節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制之”。在荀子看來,正是因為社會有等級之別,而且等級合理,才能使人民各安本職各守本分,社會才能有正常的秩序。君臣、父子、夫婦的尊卑等級就是一種人倫,家國合為一體。孔子最初倡導的“正名”之說至此才得到了細化和明確,荀子的“人倫說”也被後世的專制王朝長期視為社會正統,中國社會的倫理傳統就此奠定。
荀子的禮治理想是“德必稱位,位必稱祿,祿必稱用”。所以,他還對倫理規範作了詳盡的界定,為人君者“以禮分施,均徧而不偏”,為人臣者“以禮待君,忠順而不懈”,為人父要“寬惠而有禮”,為人子要“敬愛而致文”,為人兄要“慈愛而見友”,為人弟要“敬詘而不苟”,為人夫要“致功而不流,致臨而有辨”,為人妻要“夫有禮則柔從聽侍,夫無禮則恐懼而自竦”。荀子強調,任何一方都不得偏廢,所謂“偏立而亂,俱立而治”是也。
裕民富國 節用以禮
在荀子看來,禮治的最後目的是養。這一點與孔子還是一脈相承的,也可與孟子引為同道。其富國之道是“節用以禮,裕民以政”。裕民以政也不外乎是“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與孟子相去不遠。不過,荀子還有流通財物之說較為著名,可使天下物產以有易無,相互供給,“四海之內若一家”,百姓得養而安樂。其裕民之策是力主擴張供給,認為這才是富國的關鍵。
荀子認為,慾望是物質生產的動力,但又須節用以禮,適可而止。他覺得政府沒有必要遏制人民的慾望,扼殺人民生產的動力,以至於天下富裕竟成奢想而如鏡花水月,如果全天下都貧困,那麼社會就會滑入到危險的境地。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五、荀子:重禮尊君,禮治法治(2)
荀子養民之策因為其強調禮治而與其儒家先賢有所區別,關鍵的一點就是等級。他認為,國家也好,社會也好,一切都有等級之分,所以,必須按照個人之賢能來決定財物的多寡,所謂“禮者以財物為用,以貴賤為文,以多少為異,以隆殺為要”。推而廣之,“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朝無幸位,民無幸生”。如此禮治之下,人民才能夠安於本分,紛爭與社會###也就不會滋生。
然而,荀子的禮治之處又有特異的政見。“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荀子雖然講究社會的等級,但又對階層持有破格之論,不平之中暗寓了出類拔萃的念想。可以說,此論上承孔子以德從政的理想,下開秦漢布衣卿相之風氣。
荀子身處於戰國末年,各國競霸,人心思動,社會階層的流動已經司空見慣,其禮治之術不過是對天下士子奔走諸侯的現實表示預設而已。百家爭鳴激越之時,諸侯各國先後謀變,法家功利之士已經身居治國之主流,儒、道、墨等家只能作壁上觀,無可奈何。荀子的禮治雖有深入細化的探索,但被法家擠到了邊緣的尷尬處境也迫使其所代表的儒家作出了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