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願,當以諸葛丞相為楷模,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陰平之役雖有小勝,但漢廷之危,依然懸而未解,此刻應是蜀中同仁同心協力,共渡難關之時,還遠未到彈冠相慶之日。”
張紹神色一凜,點頭道:“文宣所言極是,值此大漢傾危之際,所有人都應當是捐棄前嫌,共赴國難,也只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大漢才能渡過得此次危急。”
張樂撇嘴道:“魏兵有啥可怕的,我們九百人就可以滅他三萬人,此次我大哥可是統領三營,何患十萬魏兵不滅?”
張紹臉色一沉,厲喝道:“黃口小兒,焉敢遑論國事?你以為魏國大軍真的就那麼好對付?司馬昭真是吃白飯的?”
張樂被他老爹訓斥一頓,也不敢還口,悻悻然地道:“鄧艾可是魏國赫赫有名的名將,還是一樣讓大哥給滅了……”
劉胤道:“陰平道之戰,在下勝得的確有些僥倖,鄧艾遠來,兵疲力遏,糧草匱乏,不得不求速戰取勝,我軍以逸待勞,憑險而守,又有元戎弩這般利器,鄧艾雖驍勇多智,奈何天時地利不佑,敗局已是必然。如果換一個地點,換一個時間,勝負亦難決斷。”
張遵此時道:“魏軍受此重創,短時間內必軍心受挫,卻不知攻打劍閣的鐘會大軍是否受其影響而退兵?”
劉胤搖頭道:“這個還真不好猜測,關中魏軍與隴西魏軍素來不睦,鄧艾失利,說不定鍾會反而會拍手稱快。此次進犯的魏軍以鍾會為主力,鄧艾的人馬也只是策應,就算是全軍覆滅對鍾會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鍾會退兵的可能性極低,魏軍已取漢中,再想讓他們吐出來絕非易事,愚以為,魏軍不僅不會退兵,很有可能還會增兵,劍閣前線的壓力怕是隻增不減。”
張紹點頭道:“文宣言之有理,看來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較量。”(未完待續。。)
第169章 鍾會
鄧艾在陰平小道全軍覆滅的訊息隔了很久才傳到了劍閣外魏軍大營,聽到這個訊息,正在議事的魏軍諸將皆是大驚失色,竊竊私語。
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以鄧艾的能力,就算是遭遇到了蜀兵的阻擊,終然不勝,至少也能保證全身而退,如今傳回來的訊息,鄧艾的整個雍涼軍全軍覆滅,一個生還者都沒有找到。不過據成都傳回來的訊息,蜀軍在陰平道斬首萬級,魏軍將領陣亡的只有田章一人,而鄧艾、鄧忠、師纂則是下落不明。
不過諸將皆明白陰平小道是何等的險惡,鄧艾如果真是吃了敗仗的,那可就是九死一生,但現在還沒有找到鄧艾等人的屍體,誰也不敢輕易地得出鄧艾的生死結論。
鍾會的眼中掠過一抹異樣的神色,不過是轉瞬即逝,鍾會用很沉重地語調對諸將道:“鄧徵西最早提出偷襲陰平小道的方案之後,本督再三斟酌,認為這個方案風險極高,曾勸鄧徵西冷靜一下,放棄這個方案,但鄧徵西拒絕了本督的建議,一意孤行,本督也無法禁止,想不到時隔一月,竟有噩耗傳來,鄧徵西所部三萬官兵,竟全軍歿於陰平小道,惜哉痛哉!傳令諸軍,降旗向鄧將軍致哀。同時傳本督將令,任何人膽敢再違抗軍令,擅自行動,一律軍法嚴懲。”
諸將唯唯諾諾地應了,有鄧艾前車之鑑,恐怕沒有敢再違抗鍾會的命令了。
鍾會要的這是這個效果。鍾會今年才三十八歲,受到司馬昭賞識。才平步青雲的成為了關中都督鎮西將軍。在這之前。鍾會一直是以幕僚的身份參與到諸如征討毌丘儉、諸葛誕叛亂行動的,被人稱之為魏之張良,曹髦奪權失敗,鍾會在其中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名士嵇康被殺,也是鍾會謀劃的。
正是由於司馬昭對鍾會的倚重,才有鍾會空降到關中軍任都督之事,而且司馬昭更是委以鍾會滅蜀大任。
同鄧艾不同。由於鍾會是臨時調任關中都督的,所以帳下並無多少心腹將領,更缺少號令一出萬人同死的慷然之象,這一點,鍾會顯然是比不過鄧艾的,鄧艾在隴西治軍多年,擁戴者無數,而鍾會只能憑藉著晉王司馬昭給他的令符約束諸軍。
但對於那些桀驁不馴的將領而言,如果沒有令人信服的戰績或高人一等的手段,要他們從心底裡勤敬畏空降而來的長官。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鄧艾的敗亡或許就是一個機會,藉著這個機會。鍾會肯定要好好地敲打一下以胡烈為首的關中系將領,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鍾會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鄧艾就是悖逆的下場。
至於鄧艾的敗亡,則早已在鍾會的意料之中,接到成都方面青鳥的密報,鍾會就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