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午飯時間,播放的欣賞音樂,就是上午孩子們練習的曲子《歡樂頌》。
12:00~14:30,圍棋訓練。
圍棋是中國傳統的娛樂專案,富於人生哲理和思辨樂趣。二人對弈,比一個人練習更有助於形成群體關係認知。而且圍棋的棋局永遠不會重複,上一盤和這一盤棋形完全不同,深入其中,妙趣橫生。覆盤又是考驗和訓練記憶力的最好方法,既能滿足孩子們的好勝心,又能鍛鍊孩子們的記憶能力。
2007年10月27日,教圍棋的孫老師放出50手棋,要求孩子們覆盤。連續放了三遍,只有兩個人復得出來,孫老師很是生氣。以她對圍棋的理解,復出50手棋是輕車熟路,但對於學棋不久的孩子們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萬老師向來提倡對孩子的教學,應當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如果大部分孩子回答不出,那就可能不是孩子們的問題,而是老師的問題了。
經過萬老師與孫老師的溝通交流,孫老師接受了萬老師的意見,降低門檻,耐心講述,加強練習,增加孩子們的信心,以復原30手棋為合格,結果大多數孩子都進了及格線。
14:30~15:00,下午茶點。
考慮到星期六下午在西點男孩訓練中心的孩子們的訓練量,無論是腦力還是體力,都需要及時的補充。因此,週六下午的點心選擇易於消化、高營養的食品,如桂圓燒蛋、銀耳紅棗、百合綠豆等。但是,現在的城市男孩,稀罕的是粗糧糙飯,司空見慣的是這些高檔食品,最挑剔的也是這些高檔食品。 。 想看書來
雙休日的歡聲笑語(3)
這個說太甜了,那個嫌太淡了,還有叫太膩了……真是眾口難調。做事細心認真的食堂楊老師總是預留一部分清淡的食物在邊上,嫌甜的孩子給他添點淡的,嫌淡的孩子給他放點糖。即使是這樣,還是叫聲一片:
“我不要吃百合……”
“我不要吃桂圓……”
“我最討厭吃紅棗……”
此時的楊老師沒轍了,只好說:“不要吃,去跟萬老師講。”
孩子們的聲音低了下來,他們很清楚,“跟萬老師講”等於白講。萬老師的態度已經交待多次—五穀雜糧都要吃。
15∶00~17∶00,跆拳道訓練。
負責跆拳道教學任務的王老師很準時地來到西點男孩訓練中心。
“紅隊原地跑,藍隊繞圈跑!”王老師渾圓的聲音在訓練房響了起來。
“啪—啪—啪啪—”,孩子們踢腳靶的聲音像美妙的打擊樂,傳遞出孩子們的自信和矯健。看到這幫虎虎有生氣的小男孩,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氣氛中,鍛煉出英勇的男子漢氣概,萬老師的心裡美滋滋的……
晚飯前後,又是一段自由活動時間。
“萬老師,俞靜波和範樹清打起來了!”
2006年10月21日,大約17:15,有“聯合國秘書長”之雅號的梁從戒,氣喘吁吁地跑到萬老師跟前報告最新訊息。萬老師趕緊來到3號教室,只見俞靜波和範樹清已被弟兄們分別圍住了,有人在旁邊勸解著。範樹清的臉上掛著淚痕。
看到萬老師進來,“小叮噹”樓琦就跑上來,說是俞靜波先動的手。
“剛才我做靶子,範樹清故意踢得很重,踢得我摔了一跤,到現在屁股還疼。”
“踢得有力是王老師要求的,人家踢我不也是一樣重啊,你自己沒有站穩!”
“別人踢我,我怎麼沒摔跤啊,就你踢我我摔跤了。”
“我怎麼知道?你故意摔跤也是有可能的。”
萬老師問:“講完了沒有,沒講完,萬老師繼續聽著。”
兩個小傢伙都不講了。
“大家說一說,打架的事是誰的錯?”
“俞靜波!”
“範樹清!”
“說俞靜波錯的人站在我的右邊,說範樹清錯的人站在我的左邊。”
只有一個人站在萬老師的左邊,那是俞靜波的好朋友—“錄音機”顏強林。
顏強林看到只有自己一個人幫俞靜波說話,想站在萬老師的右邊覺得對不起俞靜波,站在萬老師的左邊又覺得理由不夠,只好尷尬地站在左邊搓著雙手。
“誰對誰錯已經不要我再說了。俞靜波,你馬上向範樹清道歉。”
“範樹清,對不起!”
“沒關係!”範樹清擠巴擠巴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