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凍黽貢常�郵堋氨扌獺薄R話慊岢魷忠�嫉暮焐�『郟�院蠹純上�耍��圓換嶸思捌し艉徒罟恰J凳�氨扌獺焙螅�艿匠頭5暮⒆擁ザ浪脊��緩笥賞蚶鮮η鬃蘊富埃��行睦硎璧跡�罨�逃��叫炎宰鷙妥孕牛�閌怯判愕暮⒆櫻�俏蠢從賂業哪兇雍海�易韝業保�砈擻Ω檬芊#�惱�砦笫俏�爍�玫刈鋈恕J榘�⊥� !∠肟詞槔�
懲戒教育:約定,約束,約成(2)
據浙江工商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馬良博士課題組的長期跟蹤調查,所有被懲罰過的孩子在單獨接受調查的情況下,都承認自己應當受罰,不怨恨萬老師。“鞭刑”帶來的最大影響,是在同伴面前公開受懲感覺沒面子,出醜了,所以都害怕受到“鞭刑”。
本書作者在大量接觸西點男孩的過程中,得到的回答也是如此。
稱之“鞭刑”,是用故意誇張了的言辭,來增加教育懲罰的心理威懾力和懲戒效果。
萬國英說:“鞭子的威懾力和捱打時的羞恥感,應該遠遠大於肉體的痛。”
西點男孩訓練中心的老師們說,他們其實很少用“鞭刑”,大多數時候,鞭子只是被用來嚇嚇那些違規的孩子。
並且,西點男孩隨著訓練時間的增長,違規的次數越少,遭到懲罰的機率就越低。劃定行為底限,預防重於糾偏,威懾重於懲罰,這正是設定懲罰措施的目的所在。
懲戒教育的實質,是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促使孩子從一個自然人成長為一個社會人,自覺地按照社會規範和公民要求逐步社會化。這與社會法制具有相類似的教育功能作用。這與體罰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我國法律禁止對未成年人使用體罰和變相體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6月)第4章第29條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年12月)第2章第10條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第3章第21條規定:“學校、幼兒園、託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1993年10月)第8章第37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教師,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目前,我國司法解釋中對於教育中的“體罰”沒有明確界定,對什麼是“體罰”,體罰的形式、範圍、適合哪些違規行為等,都缺乏具體的說明。學術界認為,懲罰是透過一定的懲戒手段,對人的不良言行進行校正,使之向善,從而達到用意志控制自己行為的目的。懲罰分為精神懲罰(心罰)和身體懲罰(體罰)。體罰也屬於懲罰的一種形式,區分懲罰教育與體罰和變相體罰的標準,只有從動機、過程和結果上作判斷。從教育的動機出發,採取適當的身體懲罰,透過使肉體痛苦,以否定不良趣味和行為,從而獲得對正確行為的感受和肯定,是屬於適當懲罰教育。相反,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以侮辱人格、損傷人體為手段,對學生進行處罰的方法,其結果是學生身心受到極大傷害,不能得到正常發育,容易形成教師與學生的對立,妨礙正常教育的實施。
懲罰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具有公開約定,辨明責任,約束執行,結果約成的全過程特徵,即理性約定為前提,理性約束全過程,理性約成為結果。
懲罰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的功能作用,是透過一定手段,包括批評、訓斥、責備、鞭打等,使孩子心靈產生痛苦的感受,從而認識錯誤,並對錯誤進行懺悔,來達到避免負面行為的目的。
相反,體罰作為一種異化了的懲罰手段,則是隨意的,情緒化的,沒有事先約定,不允許申辯,肆意執行,發洩怨恨,沒有撫慰的非理性行為。一些教師恣意體罰學生時,粗暴的情緒控制了行為,毫無理性可言,折磨孩子的快感成了一切。近年來在全國各地曾經出現的老師讓學生爬進教室,在學生臉上刺字,把學生的耳朵撕裂,讓學生吃蒼蠅、蟲子,強迫學生口含已經扔到廁所裡的塑膠袋①……在諸如此類的體罰事件中,教師的理性和責任感已經喪失殆盡,“體罰的意義置換了教育的意義,體罰被教師從教育活動中‘剝離’出來,體罰已經不屬於‘教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