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評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在一生之中不可能完美無缺,總是會有某種遺憾的。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種最完美的人生,把少年、中年、老年都作了較為滿意的安排,可是真正的人生不可能是這樣的。
但是文中指出人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指出各個時期的最佳表現:少年以天資聰穎為最佳;青年要才情超群、風流倜儻;中年追求功業卓著、英名遠揚;而當人到老年時,最令人羨慕的便是頤養天年,盡情享受天倫之樂。
但是這些願望的達成是需要一定條件的,要經過人們辛勤的努力,這樣才有可能創造出這麼理想的局面。
天道忌全,世上沒有時時如意的;人生道路上充滿艱辛與挫折,一個人只要盡心盡力努力奮鬥,虛度大好時光,對社會做出貢獻,這樣的人生就不會有遺憾。
武人不苟戰
【原文】
 ;武人不苟戰,是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為文中之武。
【原評】
梅定九曰:近日文人不迂腐者頗多,心齋亦其一也。
顧天石曰:然則心齋直謂之武夫可乎?笑笑。
王司直曰:是真文人,必不迂腐。
【譯文】
武人能夠不輕率的進行戰爭,就是武夫中的文人;文人不固執迂腐,就是文人中的武將。
【評析】
文人和武將都是國家的棟樑,但是無論是文人還是武將在社會中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在文人武將中更有明顯的區分,有些文人、武將為國家做出了傑出貢獻,名流青史;有些人卻損害了國家的利益,以致遭世人唾棄,遺臭萬年。
武將有兩種:一種是魯莽型,如歷史著作中的李逵、張飛等的形象,勇而無謀徒知逞匹夫之勇的赳赳武夫。一種是智勇雙全型,如岳飛、宋江等,他們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武將形象,是智勇雙全大智大勇的將帥。來衡量兩種武將的標準則是看其對待戰爭的態度,看其能否“不苟戰”,不以好殺為樂事。文中所說的“不苟戰”者“為武中之文”, ;是說作為將帥,要有正確的判別能力,要為正義而戰,知己知彼而戰。
文人也有兩種,一種是迂腐文人,拘泥俗套,不解世故,不知變通還自命清高,盡信書本,一切以書本為依據。另一種人,世事洞明,人情練達,辦事遊刃有餘,不為世俗之見所左右,一切以大局為重。文中所說的是文中的武將。
文人與武將,都要揚長避短,文而不愚,武而不輕率,這樣文武一體,才能為國家民族效力。
文人講武事
【原文】
 ;文人講武事,大都紙上談兵;武將論文章,半屬道聽途說。
【原評】
吳街南曰:今之武將講武事,亦屬紙上談兵;今之文人論文章,大都道聽途說。
【譯文】
文人談論軍事,大多是紙上談兵;武將談論文章,多半是道聽途說而來。
【評析】
上段文字是講文中之武將和武中文人。那麼這段文字又從另一方面指出了大多數文人武將的缺點,可以說相當精闢。
文人精於文章,不懂得用兵作戰的事情,武將只知道用兵打仗,不諳為文之道,那麼有些文人大肆談論軍事,其實他們大多是紙上談兵,而不知實戰時的情況;武將評論文章,恐怕也是道聽途說了,不知道其中實質所在。
《三國演義》中的馬謖“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但因丟失街亭被斬。正在於他盡信書本,不知變通,只能紙上談兵,一到具體的實際作戰時便無計可施了,最終因剛愎自用而大敗。由此可知,僅靠讀了幾本兵書的人,就談用兵之道的人,只能是紙上談兵,而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
文人無實戰經驗,只能紙上談兵;武將論文,知之甚微,多是一知半解,人云亦云,也難有鮮見之名。
當然,張潮的這一結論也有其片面性。正如吳街南評此條說:“今之武將論武事,亦屬紙上談兵;今之文人論文章,大都道聽途說。”更為精闢的指出現今政事中存在的弊端。
斗方止三種可存
【原文】
斗方止三種可存:佳詩文一也,新題目二也,精款式三也。
【原評】
閔賓連日:近年斗方名士甚多,不知能入吾心齋彀中否也?
【譯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