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頁)
蟮拿撞稚劍�娜懷齟ā�
此時漢中兩軍的態勢,東面最為吃緊,晉軍主力沿漢水上游西進,進抵樂城;晉軍分出一支,渡過漢水,從南面楔入,直撲南鄭,目的是要阻斷漢中與蜀中的聯絡,孤立朱勳之軍;北面,晉軍渡過渭水,逼近散關;西面,晉軍已突破朱勳的祁山防線,漢軍只得退守武街。而李攀升率領的三萬部隊剛進至陽安關,朱勳立刻從中抽調一萬兵馬增援樂城,而令李攀升率餘部阻截南鄭之敵。
劉若風率軍,不畏艱險,翻山越嶺,不帶糧草,輕裝前進,正好出其不意,出現在南線晉軍的後方。漢軍截斷晉軍糧道,斷了其退路,使南線晉軍成了一支孤軍。這路晉軍約一萬六千人,由麻子將軍殷開山(此人曾在前次進犯巴西的晉軍統帥荀泉帳下效力)指揮,本來是為了完成對漢軍的包圍而來,現在反而陷入了漢軍的包圍圈。
這時,殷開山所部晉軍已越過冷水河,到了南鄭城下,還未攻城,便得知糧草被奪、後路被抄,心中大急。他與部下一商議,決定放棄攻取南鄭,轉而向前直進,想打到武街,與西面晉軍會合。不料迎面碰上陽安關李攀升的隊伍,一番激戰,不能取勝,只得後退。南線晉軍的形勢極為不妙,前有李攀升擋道,後有劉若風的追兵,北面有南鄭城中三千守軍的威脅,再往北是漢水阻路,南邊則是崇山峻嶺,虎狼當道。殷開山心一橫,帶著晉軍朝南退卻。漢軍從三面截擊,晉軍傷亡慘重。幸而晉軍統帥部派出一支騎兵接應殷開山,殷開山所部才沒有全軍覆滅,僅以數千人逃脫。
劉若風與李攀升部在南鄭會師,漢軍的形勢略有好轉,但仍是晉強漢弱的局面,晉軍兵力兩倍於漢軍,而且漢軍的補給線從蜀中到漢中,相當漫長。劉若風看到,南鄭是漢軍在這一地區與晉軍周旋的戰略支撐點,必須穩固。所以,他不顧漢軍在西線、東線的危局,揮兵出擊,經過連續幾場硬仗,將渡過漢水的晉軍擊退至南沙河以東。然後,沿南沙河、冷水河佈置起兩道防線,捍衛南鄭。
三月七日,劉若風令李攀升駐守南鄭,令湯化龍領兵一萬增援武街,自己帶著一萬兵馬渡過漢水,來到漢中城。留守漢中的虛無子準備了一處臨時行宮,安排劉若風一行住下。在樂城前線指揮作戰的朱勳得到報告,急忙馳回漢中,與劉若風相見。
君臣在危難之中相見,顯得頗為興奮。行完君臣之禮,朱勳把隨行的兩員大將介紹給皇上,一個就是馬三泰,四十多歲,鼻隆嘴闊,虎背熊腰;另一位叫郭勁餘,鷹眼如電,腿短臂長,約莫三十來歲。劉若風對兩人一番嘉勉,不知為什麼,他將郭勁餘多看了兩眼。
劉若風將朱勳單獨延入內廷,第一位的話題當然是即將面臨的戰事。
劉若風問:“朱兄,敵方的各路主將以及兵力部署情況如何?”
諸葛勳答道:“回皇上,敵軍來勢洶洶,幾面都是大兵壓境!他們以東路為主,由琅琊王司馬銳親自領軍八萬,手下兵多將廣,咱們的老朋友王蹈,便在司馬銳軍中作幕僚。現在,他們因分兵襲擊南鄭,兵力有所減弱,但仍有六萬餘眾,是各路中最為強大的敵人。”
劉若風苦笑:“王蹈王兄?想不到我們與他竟成了戰場上的敵人,真是世事難料啊!朱兄,其它兩路呢?”
“北面、西面都是三萬敵軍,北面敵軍由驃騎將軍蔣於率領。他是皇親,前面曾隨荀泉與皇上在巴西交過手,吃了敗仗,卻不降反升,由前將軍升為驃騎將軍,成了一軍主帥。看來,晉庭也沒有多少人才可用!”
劉若風道:“雖是手下敗將,也不能掉以輕心。朱兄,西面呢?”
“敵軍在西面用了一員老將,據說以前曾任涼州刺史,名叫秦天柱。此人雖老,卻頗諳兵道,在西線長驅直入,咱們對他不能小視。皇上,臣建議皇上領兵親自到武街督戰,一則可以鼓舞士氣,二來以皇上的雄才,對付一個秦天柱,應是綽綽有餘!”
“秦天柱?!”劉若風一下站起,他沒想到晉廷把自己的恩人也給派來了,要自己和恩人交戰,實在於心難安。於是便道:“朱兄!不如你到武街,我到樂城,咱們換一換?”
朱勳不明就裡,質疑道:“皇上!臣對樂城這邊的戰況較為熟悉,在這緊要關頭不宜離開。還是請皇上前往武街為上策!”
劉若風為難地道:“朱兄!咱們就交換一下吧,我帶這一萬兵馬,咱們就一人一半,增援樂城和武街。”
朱勳覺得劉若風有些反常,暗想:他是不是有其它用意?朱勳笑了笑,道:“皇上,你是不是有什麼苦衷不便說啊?這裡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