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3/4 頁)
裡,何況他手上也不止‘沙田第一城’的計劃要進行。
另外元朗天水圍的海濱式度假村,東區一條海底隧道的開發工程,中區美利道的‘出人頭地’大廈,將軍澳影城計劃等多個投資,合共投資至少三百億港元。
就算是初期的投資款項,葉景誠至少要拿出五十億,差不多是他目前支撐的一個極限。再多就必須動用他集中在外匯市場的另一筆錢,這樣做無疑更直接的損害他的利益。
但是不投入這二十億,‘沙田第一城’的計劃就沒辦法推進,因為港府最新規劃出來的公路,那塊出問題土地無疑成了城區的門面,必定是最先開發的物件之一。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兩個選擇,都是建立在損害他利益的基礎上。
如果不改變那塊土地的地質,直接在那裡興建一個花園住宅,樓層不超過十層的前提下,不止賺不到錢還要倒虧一把。
後期還可能出現房屋塌陷的意外,萬一因為這類事故而揹負人命,那就不止是金錢上的損失,很可能還會迎來官司纏身,這筆賬是越算越不好算。
第二個選擇相對比較理智,而且能夠解決土地根源的問題。但是要先改變那裡的地質,葉景誠至少要多投入二十億的初期預算,已經達到總投資款項的五分之一,等於要他提前將前兩期開發的款項撥出。
葉景誠相比其他大亨,最大的優勢是流動資金充裕。
不過這個充裕程度,是建立在他相對的財產值上。目前葉景誠在港的財產大概有一百億,而其中可以抽調的流動資金有五十億,也不過剛好攤分幾個投資方案的資金。
此時葉景誠想再抽調出二十億,一則只能夠變賣部分的資產,這個做法可以說最無腦,港島現在的經濟形勢,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葉景誠收攏產業還來不及,現在還想他變賣資產?
其次是暫停某個預案的投資款,這個辦法只能說不划算,另外幾個預案比起‘沙田第一城’,已經早早落實甚至前期的工作都做好,工程款等款項都已經是付了定金。
與其停止某個投資專案,倒不如先暫緩沙田第一城的建設。
最後一個辦法,只能動用他投入外匯市場的資金。這筆錢葉景誠輕易不會動用,這關乎他整個進軍海外實業的計劃。特別是港幣仍在持續下跌的情況,他兌換手上的美元就等於貶值。
無論葉景誠做出哪一個選擇,都是對他或短期或遠期的一種財產損害。
現在完全是要逼他割肉!
葉景誠的手指在桌面上不斷敲動,看得鄧永鏞和幾個工程師忍不住對望。
他們也算是潛龍投資的第一批員工,大老闆給他們的感覺一向沉穩,很少會說表露急躁和不耐煩的情況。如今兩種情況同時出現,看來問題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
“這個‘第一城’的預案,暫時將它延後三個月。”葉景誠下決定道。
這個決定是目前損失最小的做法,用三個月的時間作為緩衝,再想辦法解決資金的缺口。
不要以為預案停下來,再開啟只是一句話的事。在預案開始的時候,公司已經跟合作商交接好,可以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比如公司的建築工人,不是說停工就不需要發工資。由於短工存在太多的問題和潛在隱患,所以公司招募的建築工多是籤長工合約。
好像‘沙田第一城’這種社群建設,至少要用到十支30人以上的工程隊,每個月單是人工已經超過一百五十萬,另外還有食宿方面等問題。
當然,人工還是比較小的支出口。
從最底層建築工人到建材的供應商,再到港府批下工程的一些先決條件。公關部都必須一個個去交涉,期間如果導致某方造成損失,都是要葉景誠去一力承當。
“我會通知下去。”鄧永鏞點了點頭。
其後,鄧永鏞等人見葉景誠沒有其他任務指派,於是很識相的悄悄退出會議室。這個時候實在沒必要去觸葉景誠的觸黴頭,
何況作為一名員工,他們只需要老闆說什麼就去做什麼。多餘的事如果沒把握,還是寧求無功不求有過。
下一刻,葉景誠閉上了眼睛,大腦急轉開始思考的整件事情。
當初李嘉成是表足誠意將這份計劃案轉讓給他,表面上雙方也是一場對等的交易,但是葉景誠不認為李嘉成不知情,實際上還可能在背後陰了他一把。
至於原因,不需要葉景誠多作猜疑。單說需要多投入二十億,對如今的李嘉誠而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