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2/4 頁)
一時間,眾人的眼光聚集到李嘉成身上。
之所以會提到葉景誠,原因跟李嘉成之前的加入一樣。這個圈子設立了一定的條件,只要是滿足條件的人,這些人就會考慮是否將他吸納進來,很明顯葉景誠達到了這個條件。
“估計差不多知道那件事。”李嘉成若有所指的說道。
“後生仔年少氣盛,是應該吃點教訓,好給他長長記性。”坐在首席的何世儉說道。
“大何生,這個年輕人真的有那麼值得拉攏?”一個老牌財團的話事人問道。
其實他說這番話,也可以看成他對葉景誠能力的一種妒忌。畢竟能夠坐在這裡的人,年齡少說也有五、六十歲,讓一個二十來歲加入他們,總會讓部分人感到一種彆扭。
“看他接下來有什麼表現。”何世儉平淡的說道:“我們‘大玩家’這個圈子,也不是說只要達到標準,就人人都有資格加入。”
“繼續聊我們剛才說的事。”
李嘉成只是應了一句,就沒有再說多餘的話。
他加入這個圈子不過是順應時勢,包括跟他同樣坐在末座的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等人也是一樣。
因為他們如果不加入,接下來事業上的發展將會受到的侷限,因為他們沒辦法接觸這些頂層的人脈關係。
並不是人在江湖才會身不由己,至少他身在商界也有這種情況。
……
與此同時,葉景誠也接到一個電話,是有關‘沙田第一城’的土地報告。
早前葉景誠就去過那裡巡視,發現那裡有接近四十畝的低窪地,所以馬上找人去做地質的檢測。而現在彙報給他的結果,使得他整張臉冷了下來。
當即,葉景誠掛了電話,直接驅車來到潛龍置業。
“葉生!”公司的總經理鄧永鏞,以及負責相關檢測的幾個工程師,早已經在大門口等他的到來。
“到裡面跟我詳細說一下。”葉景誠大步走在前面,向會議室的方向走去。
坐下之後,他示意鄧永鏞等人進行詳細的報告。
“葉生,具體情況是這樣的……”鄧永鏞知道葉景誠正在火頭上,與其讓工程師慢吞吞的說,倒不如他先概括出一個整體。
“上次我們看過的那塊土地,它的下層土質比較疏鬆,而且地下水位很高。簡單來說,可以將它形容成一塊海綿。而且範圍不止那四十畝,連同周邊兩百畝都屬於這種地質。”
在鄧永鏞講解的同時,已經有人將一些引數檔案遞給葉景誠。
“也就是原本要在那裡興建的花園小區,現在已經沒辦法開發?”葉景誠翻了翻檔案,不耐煩問道。
一百畝土地說大不算太大,但是說小……絕對是不小,原本那一百畝地的規劃,就是興建一個28~32棟住宅的花園小區,整體造價的預算在十五億左右。
“倒不是說不能,只不過……”鄧永鏞將話語權交給工程師。
後者接話道:“即使是一塊海綿地,也有一定的土層承載力。而透過我們的觀察,那裡之所以出現下陷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之前動過工,然後土層承載不了壓力導致。”
“說下去。”葉景誠說道。
“我和幾個同事仔細估算過,如果準備興建住宅樓宇,樓層最好不要高於十層。不然那裡的地質很可能不受力,輕則致樓房傾斜,重則……”(未完待續。。)
第590章 背後陰一把
“重則什麼?”
工程師看了看葉景誠一眼,繼續說道:“重則樓房可能直接倒塌,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樓房倒塌的結果還是小事,牽及更大的是人身的安全問題。萬一有人因為倒塌而喪命,才是開發商最難解決的難題。
加上港島可謂寸土尺金,除了十幾年前的舊式樓宇,住宅樓層很少在十層以下。按照這個花園小區的計劃,每一棟的樓層至少是三十層。
現在平白斬了三分之二的結構,每一棟只能蓋十層以下的樓房,到時候能不能收回投資款項,都成了一個現實性的問題。
“有沒有辦法解決?”葉景誠眯了眯眼睛,腦海浮現出一個人的面容。
“有是有,那裡的地質是可以改變的。不過……這個整改的費用,整體預算會超過二十億。”面對葉景誠吃人般的眼神,工程師只能選擇閃避。
“二十億。”葉景誠目視前方,喃喃自語道。
葉景誠還沒有財大氣粗到不將二十億放在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