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逃難。抗戰勝利後,梁實秋回北京老家,父親在去世前一個月曾勉勵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莎劇翻譯完成”,“無論如何要譯完它”。後來胡適也多次對梁實秋說,莎劇翻譯工作完成時,他要為梁實秋主辦一個盛大慶祝會。只是沒想到,胡適也來不及看到這件“中國新文學史大事”的完工。
1967年8月,梁實秋用盡了在退休後的時間與精力,耗費了三十六年,譯完莎翁全集,並由臺灣的遠東圖書公司出版。梁實秋終於成為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全集的第一人。如此巨大的工程由一人獨力執行,如無深厚的英文與中文底子絕不可能完成。為此,臺灣當局特意舉辦了一個三百多人的大宴會為梁實秋慶功,當時的“副總統”嚴家淦親自到場致賀。被視為梁實秋門下三大弟子之一的著名詩人余光中指出:“五四以來,西洋作家的譯述,何止數千百家,但譯述一位大作家而能竟其全集者,梁實秋先生還是第一人。”
余光中並在《梁翁傳莎翁》文中強調:“莎士比亞只寫了二十年,梁實秋先生卻譯了三十六年。不過我們不要忘了,莎翁是連續地寫,在太平盛世的倫敦連續地寫;而梁翁是時作時輟地譯,在多難的中國時作時輟地譯,從二次大戰之前譯到二次大戰之後,從嚴寒的北國譯到溽暑的南海,且把昔之秋郎譯成了今之梁翁。”
現代中國投入西洋名著的譯作者不少,翻譯理念卻大不相同。寫文章的基本要素是“信、達、雅”,翻譯不比直接以中文創作,難免無法同時兼顧,尤其以“信”與“雅”常無法兼得。大師級的文學家兼翻譯家林語堂有“屈信以全雅”的傾向,部分譯作韻律十足,朗朗上口,有時卻與原意大有出入。
梁實秋以“就信”為原則,有時寧可“舍雅”而“就信”,因為他認為“無論哪一國文字,都不是為了翻譯而存在的”。在《翻譯莎氏全集後記》中他自述:“我想,忠於原文宜為翻譯的基本條件,在不失原文字意的範圍之內,力求譯文之流利可誦,那才是任何翻譯者所應遵奉的信條。但是談何容易!這兩方面的要求常常是衝突的,要顧到原文之豐富的內涵與繁複的語法,往往就無法適當地寫出流利的譯文,又往往不能不犧牲原文中若干實在不忍犧牲的東西。”。 最好的txt下載網
梁實秋 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干將(4)
梁實秋以“信”為原則的翻譯方式,並不表示他不重視“雅”。早年他和魯迅等左派譯者發生論戰,就是因為他認為,魯迅流暢的文筆,一遇上西洋文字就變成彆扭的中文。梁實秋公開反對“硬譯”,並主張文學應該植根於人性。與倡導文學階級論的魯迅筆戰後,梁實秋和左派文人形同水火。
基於相同的理念,梁實秋以為,中國人用中國字寫新詩給中國人看,不能完全拋棄中國舊詩的傳統。他支援胡適一點一滴改良的主張,認為舊詩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刻,但要寫令人能懂的詩。他說:“我們有理由要求新詩寫得更像樣,不是官方的文藝政策所能奏效,亦不是文學批評家的意見所能左右,完全要靠詩人們自己的努力創作。舊詩做不下去,要做新詩,但新詩仍然要使用舊詩的若干技巧。”
程季淑意外過世
完成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了卻心中大願後,梁實秋欣慰地說,沙翁全集能夠問世,有一半的功勞應當屬細心照顧他的夫人程季淑。他也因此於1970年帶著程季淑前往美國進行為期四個月的“蜜月之旅”,順道到西雅圖,探望取得美國華盛頓大學高等教育博士後定居美國的小女兒梁文薔一家人。除了舉家到東岸旅遊外,梁實秋也重回哈佛大學,故地重遊。因為平常幫梁家操持家務的小姐要結婚,夫妻倆才兼程趕回臺灣。
說到程季淑,實在對梁實秋影響深遠、意義重大,難怪他曾以“形影不離”來形容兩人相伴五十年的時光。
程季淑比梁還大兩歲,是中國第一代未纏足、受西式教育的女性。兩人相識為媒妁之言。1921年,程季淑同學黃淑貞的母親,拿著程的八字到梁家說媒。梁實秋有些擔心媒人三寸不爛之舌的可信度。不過那是五四運動後兩年,充滿新思想的梁實秋還是決定與程季淑先做朋友。於是,他打電話約程見面。
一個週末,身穿灰藍色棉襖、及膝黑裙,梳著髮髻的程季淑由黃淑貞陪著,出現在她工作的北平宣南珠巢街女子職業學校,那是第一次約會。第二次見面,因梁認為“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個花園開始的”,選在中央公園。後來,程季淑轉到母校女高師附小教書,梁邀她出遊。沒想到在民風保守的年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