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3 頁)
等等。這樣說吧,歷史的封面上坐滿了衣著光鮮的帝王將相,正文的所有版面則幾乎被各種權謀術、官制史、刑罰史、風尚史、風物誌以及民生資訊佔據,唯有封底,為我們理解歷史提供了不同的向度。也正是他們這些封底人物,使得歷史有了好玩的底子。
《身體的淪陷:帝國閹宦簡史》——顯然,作者要講述的是閹人。在作者看來,閹人至少導致了秦、東漢、唐、明四個王朝的覆亡,所以在政治上不能忽視他們;閹割的目的是對性的馴服,但閹人實實在在不是無性人,他們各有其宣洩性的方式,所以在生理上需要了解他們;肉體上的閹人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但精神上的閹人仍然活躍,如果說肉體閹割只是一種刀具加身的技術,那精神閹割則要精妙得多……家庭、國家甚至就是一臺臺精微的閹割機器;現代社會的根本特徵——消費,全球化,複製,標準化……都是一個個閹割隱喻。循著這樣的理路,作者並未將閹宦史終結在1911年秋天。
在舒緩而詩意的古代,存在一批人,他們因遁世而逍遙。《遁世與逍遙:中國隱逸簡史》集中展示了古代大智者的生活圖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隱居在工業社會已幾無可能,但求得內心寧靜,仍是大多數人還在覬覦的目標,透過閱讀本書,我們焦躁的內心也許會獲得一絲清涼。
如題目所示,《幽暗之舞:中國藝妓簡史》寫的是妓女這樣一個群落。跟今天不同的是,古代妓女多為女子中受教育最高的群體,因而,骯髒的性交易本質被詞曲歌舞掩蓋了,這使得她們獲致一種代表中國文化溫婉、浪漫、悲情走向的資格。
而《生死請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禪》,則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禪到底是自由、寧靜還是瘋癲?嗯,在將禪當做“奇蹟”、當做“忍”的人生哲學等錯誤路線的夾擊下,作者引導人們回到唯一可能正確的路子上:禪首先是一種文化。是的,唯有透過這種文化,我們才可能受到啟示。
我們需要歷史的真相,更需要對真相做出解釋——在這種過度闡釋的氛圍中,歷史無疑變成那隻無法捕捉的泥鰍,等待它的,是一張一張的意義之網。“中國封底”叢書試圖規避這些,讓歷史重新有趣起來,這動機本身就值得讚賞。
對福柯的致敬(1)
暖蘇
本書的寫作被作者本人稱為一次對福柯的笨拙致敬。但這不過是源自作者過謙的說辭。面對歷史這個衣著光鮮的、正襟危坐的、乃至在當代人的過度闡釋當中已經發跡變泰了的黑衣人,懷揣將這一切變得有趣、充滿思維樂趣的動機,作者試圖將這一切翻轉過來,探明它鏡花水月一般不斷被打碎而又重新聚合的影像。有時,我會暗自懷疑,面對如此豐富的生活,一切的文字不過如酌蠡水於大海,都有將其簡單圖解化的危險。是與非,卑賤與倨傲,悲憫與無情,一切從何說起?表達的焦慮從未間斷。對於稍有寫作經驗的人而言,將紛繁的歷史線索梳理清楚,進而找到最佳的切入角度,這恐怕是作者面臨的最困難的問題。更何況閹宦本身就是一個難度極大的命題,無論對誰,哪怕是天才卓異的思想家亦是如此。能認真探究閹宦在中外歷史上的沿革過程,並對這一命題進行形而上的思索,這本身就足以令人驚異。
本書確立了閹宦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為一種殘缺的存在,閹人在人類文明史上仍舊扮演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書是從閹宦的詞語闡釋開始,在回溯了閹割的技術史和制度史之後,從肉體閹人到精神閹人的一次徹底、清醒的結算。在閱讀之前,我原本以為書裡會有一些具體的東西,但我沒想到作者幾乎是從抽象的角度來談論閹宦的。這些龐雜的註解,略顯抽象的推演和論證,顯然降低了本書的趣味性,這將不得不使那些試圖偷窺帝國褲襠的人感到無比的失望。同時,我彷彿看見了躲在鏡頭後面沉思並暗中發笑的老圈形象。
作為我們的他者,閹人從來似乎都是一種變態、陰暗的存在。然而在帝國王朝的興衰沿革中,他們在歷史上作為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活躍過。生理意義的閹割早已被廢止,而精神上的閹割從未停止,儘管它有時是以善意、甚至溫情的面目出現。一部閹宦史,就是一部閹人的風尚史,一部象徵著懲戒與羞辱的刑法史,一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負陰心態史,一部充滿戾氣的閹人權利鬥爭史,一部性快感缺席的歷史,更是現代社會中精密而複雜的精神閹割術的歷史,它是我們這個時代隱藏最深的破壞者,像腐蝕劑一樣悄無聲息地使任何一種理想主義變質。毫不誇張地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閹割,閹割像貨幣一樣流傳久遠。除了意識混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