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禎這樣的國之領袖,僅有態度、精神、拼搏等還遠遠不夠,關鍵要看能力!特別是時勢危艱中駕控複雜大局的能力!
txt小說上傳分享
形勢不愁戰略憂
其實說到時勢危艱,崇禎剛繼位時並非如此,以後才逐漸形成。前文說過,帝國敗亡的原因再多,歸納於最終的表現形式不外乎三種: 外患、內亂及兩者相兼。當時帝國內部這樣那樣的問題確實不少,但從以後發展的態勢看,惟一導致敗亡的事件就是於天啟、崇禎交替之年(1627)爆發的陝西民眾起義。雖然起初規模並不大,又侷促於黃土高坡西北的一塊窮鄉僻壤,好像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帝國自建立尤其近百年來,民變、兵變發生也不是一件、兩件了,高層們是有那個承受能力的,何況其他地方還是較安定的呢。心臟之地京畿、最大財賦基地江南、兵家必爭之地中原等,都沒什麼大問題嘛,怕它什麼?就像群臣們一樣,崇禎並沒有太在意,他的目光更多放在另一個地方——遼東,那裡有個最強勁最危險的敵人——後金。
薩爾滸大戰以來,大明接連經歷了三年的大潰敗,在強敵面前不堪一擊,遼東稀里嘩啦便丟掉了,遼西本來也是拿不住的,隱然有崩盤的跡象。經過幾年遼事的錘鍊,明之防禦能力有了一個大提升,山海關外也逐步構建起了比較完備的寧錦防線,後金再欲砍瓜切菜般打過來已不可能了。寧遠、寧錦兩次大戰就很好地證明,明軍打野戰硬碰硬仍有點菜,憑堅城用大炮沒問題。穿過河西走廊,再破山海關?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啦!
只要長城北邊的蒙古人還能保持民族最後的獨立與尊嚴,那後金也不可能撇開山海關這條防線,另闢蹊徑進入中原的。當時來看,蒙古人還能守得住底線,可以對他們有所期待(沒想到變數會來得那麼快)。如此,帝國還怕什麼呢?兩宋的悲劇應該不會重演了,何況強敵根本就沒有這個打算呢!
前文已經提過,後金哪想過亡明,不要說中原了,就是遼西直到山海關之地,努爾哈赤也沒想過要呀!搞定了都想主動放棄呢。廣寧戰(1622)後雙方能進入一個戰略相持階段,明軍也有機會弄條寧錦防線,關鍵就在於此。努爾哈赤已經很滿足於佔領遼東,無意再繼續下去,也想與大明議和,而皇太極更是如此,還始終不渝呢。
可大明“太不好說話”了,曾正告努爾哈赤:“當乞降,降則還我遼東土地、人民及諸叛臣,乃題請,不則惟有剿耳。揭達閣部不敢聞,乃奴中叛臣阻之,事遂寢。”(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這樣的條件,後金自然不會答應了,叛降過去的明人乘機百般阻止,最後作罷。新任大汗皇太極與袁崇煥天啟年間議和未成,也是明廷不同意,根子還是在遼東上面。
看看,大明要是能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正視遼東已被人家牢固佔領、軍事上更遠遜對手的現實,不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後金不是願意和嗎?好啊!跟他們談,即便暫時受點委屈,有什麼關係?臥薪嚐膽,以後再讓人家加倍奉還就是了。先爭取時間,集中精力辦好自家的事,有好多問題要解決呢,想中興大明,不解決可不行呀。
陝西不是有民眾起義嗎?雖然還不算很嚴重,但絕不能小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實當全力為之。要是與後金和議簽了,帝國最精銳的關寧鐵騎也能調過來,他們還能像事實上那樣走向山西,走向中原,乃至走向全國?當然平息之後,是要好好找一下問題癥結之所在,老百姓是最聽話的,不到走投無路,誰會扯反旗?
攘外必先安內,崇禎你還年輕得很,有的是時間,把國家整得上個臺階後,再來收拾東北局勢也不遲啊。大明畢竟是一個規模宏大又具有歷史底蘊的大帝國,雖然走了下坡路,比起後金(清),疆域、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等綜合考量,仍是超重量級,東亞第一,世界一強,關鍵是軍隊戰鬥力不行。
後金呢?實非蒙古那樣純遊牧,也是建寨而居的,也有農業的,奪了遼東後,除經濟文化落後一點,前期武力保持冷兵器時代北方遊牧漁獵民族慣有的強勁外,國家模式還是向定居民族漸趨靠攏的。這樣就好辦了,國家建設久了,定居持久了,滿洲戰鬥力自然會減弱(定居民族通病也),綜合國力上的劣勢便會逐漸暴露,而明超級帝國的優勢,則會漸漸顯現,此消彼長,反差就大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大明科技特別軍事科技發展,比西歐慢了點,當時卻也處在告別冷兵器時代的前夜,即位時年僅十七歲的崇禎如果堅持幹個三四十年(不為過吧),更美的話,把兒子培養得正常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