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正我不搞,有份量的作品才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脊樑。還有一點,“有份量”的書看你怎麼寫,其實寫好了照樣有市場,我想我還會同社會上有共識的作者朋友們多多聯絡。為“揀拾我們遺失的靈魂”而努力。
5、 請您談一談對作者石之軒的看法
石之軒是一個低調的人,很平和,他的低調平和與他的作品似乎不協調。但其實這又是我們這麼多年形成的一個誤區。我知道這麼一個人,過去是個營業員,後來開始寫小說,出了幾部書,便到處以作家自居,還留起了長髮,這同石之軒真是有天壤之別,前者令我困惑與不解,而後者都令我心生敬意,石之軒的這種處世哲學會令他有很多朋友,也會令他能有更好的作品問世。這都是相輔相成的,“上蒼取走了你的眼睛,會讓你的聽覺更敏銳。”
6、 請您談談對這本書的前景有什麼看法 ,認為它能火嗎?
《黃花賦》會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與認同,因為它展現的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推翻帝制的過程,而且是真實可信的,人物描寫有血有肉的,正如我對別人講的:它對以往任何同類題材的作品都是一個顛覆。
7、 聽說有人在與作者接觸,關於此書拍電視劇的事宜,對此您有何看法?
有人對改編成電視劇感興趣,我正在接觸中。
8、 網友中有人拿《黃花賦》與前陣子央視播放的電視劇《走向共和》進行比較,您認為有可比性嗎?他們二者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您個人更偏好哪一種型別的歷史劇呢?
《走向共和》是商業片,同《黃花賦》無可比性!
我的觀點已很明確,就不多講《走向共和》了。
《黃花賦》反映的是變革中的中國,有人說同現在有很多相似之處,能引起人很多反思和思考,一個民族不能停止思考,而《黃》正是向人們提供了思考的元素。所以,我是偏好這一類歷史劇的,有人問,中國將向哪裡去?我想加上一句:作為“民族脊樑”的文人,又向哪裡去呢?
正如同有人講的,現在是院士爭著當官,而官們又爭著當院士,批次生產的“博士”、“博導”滿天飛,過去有一句笑話,說幾塊石頭掉下來,砸中七個人,其中六個是經理,現在可以改為七個被砸的人中間有六個是“博士”,這不是笑話,凡是官,幾乎都要弄個學歷,本科嫌低了,要弄研究生,碩士不行弄博士,其實連通順的文章也寫不下來,所以現在一提“博士”,反倒成了“無知”的代名詞。因此在這裡我仍然要大聲感謝石之軒這具有真知灼見,踏踏實實做學問的人,如果說中華民族沒有希望,那也是前一類人太多太氾濫了,如果說中華民族有希望,就是我們的社會還有石之軒這樣的人。
昨天同石之軒通話,他講在論壇上有人因為他提出了“如果光緒實行君主立憲,中國應當不會走向日後的分裂與軍閥混戰”,而罵他是“滿清的走狗”。我聽完後啞然失笑,這同“白貓黑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白貓黑貓論”在那種只講階級鬥爭的年代提出來,確實能讓人心中一亮,但幾十年過去了,有許多人卻開始了對這句話的深刻思索,同樣,君主立憲還是革命的問題,不能只站在狹隘的立場來看,這同民族矛盾(例如中日問題)完全是兩回事,那麼1912年以後連續幾十年的國內戰爭,幾十年的專制獨裁,又做何解釋?所以說,不能扼制人們的思考,有一句話叫“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也不能“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煩惱”,缺乏理性思考,拋棄深刻的人文觀念,把自己變成一隻“經濟動物”,從而導致物慾橫流和末日心態,在燈紅酒綠和貪慾中走向生命的盡頭,難道這就是中華民族的“伊甸園”嗎?我希望《黃花賦》能讓所有讀到它的人有所啟迪。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塵世誰識《黃花賦》,讀罷掩卷淚滿襟
作者:江湖痴客
朋友幾次向我推薦過這本書,這幾天終於抽出點時間看了,只看了前十章,我就被震撼了,糟糟懂懂的說不出話來,我不知道該怎樣說話,我不知是喜悅還是悲涼,只是感到激動不已。書中的人物,書中的情節,以及編織人物與情節的文字都是我前所未見的,隨著文字水一樣的流淌,我感覺我進入了一個絢爛、喧囂、充滿了力感和美感的歷史時空之中。那個時空的張力如此的強勁,強勁得使我血脈賁張,便欲縱聲大呼。
我忙搞來了《黃花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