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3/4 頁)
來坐牢。田賦很快就收齊了,督府的財政大為充盈,王金髮於是下令辦貧民工廠和習藝所,畢竟王金髮的心中還是想給窮人做點事情的。
南京的各省代表會議見推黃興為大元帥,頗有反對之聲,黃興又不肯就職,只好又重新開議。這次推舉黎元洪為大元帥,以黃興副之,又對《臨時政府組織辦法》加以修改,補充了一條內容:若大元帥因故不能赴任,可委副元帥代行大元帥之職,領導軍政府的一切事宜。
重議結果一出來,輿論譁然,指責會議代表朝三暮四,一會兒黃興,一會兒黎元洪,搞小孩子的把戲。武昌的黎元洪對推他為大元帥通電推辭,經各方勸慰後又推辭了一番,然後才接受了,但以湖北軍務繁忙為藉口,拒不到南京上任,將一應大事全委託副元帥黃興代辦,通電說:“黃興黃先生雄才大略,資望超群,俾請其代行大元帥之職,黃先生其勿辭。”各省代表早知道是這結果,就一齊動身赴上海,請黃興蒞臨南京,主持臨時政府的工作。黃興卻說什麼也不去,堅決不當這個副元帥。
宋教仁、陳其美就勸黃興說:“黃兄,此刻乃非常時間,光復各省必須有一個統一的領導機關,這才能和清廷對抗,或議和,或北伐,或攜各省之力迫袁世凱反正,總得有人指揮才行。黃兄你雖是副元帥,但主持一切,你不主持大計,各省自行其是,那麼連和袁世凱議和都無法議了。黃兄,關鍵時刻你必須忍受負重才行!”
黃興長嘆道:“我豈不知這些,但如今孫總理即將回國,我若就職,總理回來之後,將置他於何地?他不在國內,我可代表同盟會掌握政權,他回來了,同盟會的代表就是他。當今局勢複雜無比,我同盟會若稍起內訌,遺笑外人不說,恐爭執一起,同盟會頃刻瓦解,那時就再難聚攏了。”
宋教仁、陳其美一驚:“孫總理真要回國了,他如今在那兒?”
黃興說:“他人如今在歐洲,昨天才發電報給我,稱不日就要起程回國了。”
外界的人卻不知道孫文即將回國,見黃興拒不赴任,軍政府無法運作,光復各省自行其是,無不扼腕浩嘆。江蘇程德全於是通電光復各省的都督,說:“大局初定,軍政民政亟需統一,德全擬與諸公聯名,懇請孫文先生迅速回國組織臨時政府,統一事權。中山先生為首創革命之人,中外人民皆深信仰,組織政府舍伊莫屬,斯人不出,奈蒼生何!”
這個時候,袁世凱的議和代表唐紹儀帶了二十多人的議和隊伍由北京到武昌,又順長江東下,到了上海。南方的議和代表伍廷芳帶著在上海的名人張謇、趙風昌等往碼頭迎接。
伍廷芳雖然已近七十的年齡,但仍步履矯健,與五十歲屬於老弟的唐紹儀相互拱手,笑呵呵說道:“唐總代表攜和平誠意南下,國家幸甚,人民幸甚,鄙人僅代表南方光復各省,歡迎唐總代表一行。”
唐紹儀過去曾隨袁世凱駐朝鮮任漢城領事,辦事精明幹練,後得袁世凱推薦,主持了與英人關於西藏問題的談判等許多對交交涉,成績卓著,現在他笑容滿臉,一身輕鬆,拱著手說:“伍老兄請放心,袁總理派兄弟南來和談,兄弟自當竭盡所能,為和平而努力,造福我四萬萬同胞。”
七十 南北笑拱手(3)
兩人客套過後,就相互介紹參與談判的參贊等人,氣氛融洽熱烈。唐紹儀的隨行參贊中有一位丰姿俊朗的美少年卻於此刻悄悄溜走,徑直往《民立報》社打問黃興在上海的居址,于右任出來一見,方得知此人就是因炸載灃而大名四播的汪精衛。于右任忙致問訊,汪精衛說:“我才出獄不久,這次是以北方議和參贊的身份南來的。”
原來汪精衛在袁世凱將出山時,就被清廷釋放出獄了。袁世凱出山的六個條件,其中一條就是釋放國事犯,准許國人組建政黨,汪精衛便是根據這一條被釋放的。出來之後,他立刻與京津一帶的黨人組建京津同盟會,被推為會長,與大家分頭在各處活動聯絡。
袁世凱做了清朝的內閣總理之後,汪精衛在會內設一暗殺部,欲暗殺袁世凱、良弼等人,以動搖清廷人心,震懾保清頑固分子。這時在武漢前線領軍的黃興寫信給汪精衛,請他設法與袁世凱取得聯絡,促其興漢滅滿,早定共和大局。
汪精衛接信後,到天津與會內同志反覆商量,最後決定暫不實行暗殺,由汪精衛設法面見袁世凱,以大義說之,爭取此人為革命效力。
袁世凱此時已得隆裕太后允准和談,因急於探知黨人提議迫清廷退位、即推他做總統的誠意,苦於沒有合適人選,長子袁克定就獻策說:“同盟會人朱芾煌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