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 頁)
古聖賢也有所不及。王金髮陶醉不已,心想好人做到底,於是又吩咐備一頂轎子,將章介眉兩口子禮送回家。
開了錢財可以贖命的先例,都督府及都督本人自然就財源滾滾。有了錢,王金髮意氣風發,置華屋、蓄私產,閒暇時便騎駿馬、帶美婢,到郊外遊樂,日子過得愜意無比。
忽一日王金髮卻孝心大發起來,派人尋找母親未果,就差督府的隨員帶人備轎,從嵊縣老家將外祖父接來紹興享福。老爺子快八十歲了,再三再四不來,架不住隨員的熱情,只好上了轎,被一路顛簸著抬向紹興。
王金髮帶著幾百兵丁在城外迎接,又請了樂隊,預備了禮炮以示隆重。看見外祖父的轎子抬了過來,王金髮一揮手,頓時鑼鼓大作,禮炮齊鳴,聲音驚天動地,土生土長的老爺子哪見過這個陣勢,一時驚嚇過度,從轎中栽了下來。
王金髮忙搶上去攙扶,老爺子好不容易緩過一口氣來,就哭鬧道:“紹興城這麼可怕,我死也要死在我家裡,決不進城。”
王金髮忙婉言相勸撫慰,但老人家嚇壞了,好說歹說都不聽,只鬧著要回家。王金髮實在無法可施,無奈下只好吩咐又將他抬了回去。老人家回去之後,竟致一病不起,沒幾天便死了。
紹興為浙東富庶之地,鹽茶兩項稅收不少,這兩項按例該解往省上,但王金髮不認湯壽潛,這兩宗稅收自然也就不解,截留了下來,用以招兵買馬,編練軍旅。王金髮想著革命要成功,必須有精兵強將進行北伐,所以他對編練軍旅的事十分積極,除請人訓練之外,自己也逐日親臨指導。看著兵士們訓練用心,軍威雄壯,王金髮高興之餘,不禁感慨萬千,想起自己過去在山上被清兵圍困,餐風露宿的苦日子,心中一陣酸楚,忽又想到那時候革命艱苦,自己曾借不不少人的錢,如今自己富貴了,這錢是非還不可的,都督公務繁忙,不可能枉駕親去還錢,只好委派妻子代勞。
王金髮是在當了都督之後才找到妻子的,母親那晚出逃時和媳婦分散了,一直未能找到,王金髮引為平生最大的憾事,如今便將妻子打扮得體體面面,又派了督撫的衛隊扛槍保護著,下鄉去各處還債。
還債的隊伍浩浩蕩蕩出發了,最前邊是兵丁荷槍開路,緊接著是樂隊奏樂前導,樂隊之後就是都督夫人乘坐的大轎,再後是四名壯漢抬著裝錢的大紅箱子,最後又有兵丁掠陣,一路吹吹打打,招搖而過,引得鄉人偕老扶幼的聚堆觀看。
七十 南北笑拱手(2)
一天早晨,王金髮起床後猛然生出個念頭,他想自己治紹有一段日子了,不知政績如何,大傢俬下里對自己又是如何評價的,當下就誰也不招呼,獨自一人微服出訪,信步順長街緩緩慢行,走到一家米店外面,卻見許多市民懷抱空口袋排著長隊等待售米,但那米店大門緊閉,上掛一個“今日無米”的牌子。
王金髮心中一動,悄悄繞行到米店的後門,看見後門外的河中駛過來兩條空船,船中的三五個人均是鼻青臉腫,被人打過的樣子。船一靠岸,王金髮上前去打聽,方知這是米店掌櫃下鄉收租的船隻,掌櫃雖住在城裡,在鄉下卻有大批的良田,但今年租戶們借革命之機,拒不繳租,還將強催租子的人盡數打傷。這時圍攏來了一群人,紛紛議論,有的說:“窮小子可惡,藉著革命便想抗租,”
有的卻說:“革命了,都督只給富人免了田賦,不給窮人豁免地租,太不公平!”
王金髮叫聲慚愧,忙回督府,下令開倉放賑,賙濟貧民。這時候,督府門外來了許多紳士田主,鬧嚷嚷要見都督,說:“不法之徒群起抗租,請都督急速派兵下鄉,拘辦抗租的奸民。”
王金髮一身戎裝出來了,十分優雅禮貌,紳士田主們連忙鞠躬請安,接著說了請他派兵抓人協助收租的事。王金髮文縐縐的揹著手,想了一想,方皺著眉頭說道:“窮人有窮人的難處,你們要體諒,我是革命黨的都督,怎能派兵抓窮人呢!”
紳士田主們大為不滿,威脅說:“賦從租出,今年收不上租,明年的田賦便無從繳納,都督到時可不要向我們強催田賦才是。”
王金髮大怒起來,“哼”一聲,瞪眼說:“你等竟敢威脅本都督。本都督現在正編練新軍,急需錢款,明年的錢賦不但要收,而且提前到現在就收,哪個敢抗拒不交,本都督定不輕饒!”
說完轉身,大踏步回府,再不理睬那些紳士田主。
紳士田主們叫苦不迭,回去之後,大罵王金髮是“強盜都督,蠻不講理”。王金髮不管這些,隨後就派兵強徵田賦,誰敢不交,就抓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