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文轉運回國。馬凱尼便派了兩個英國僱員出去聯絡開往香港或廣州的輪船,恰好有一艘運載機器的大輪船將駛往廣州。馬凱尼大喜,便預備著用第二天早上使館出外採買蔬菜米麵的機會,將孫文藏在蔬菜車內偷運出館,先送往輪船上,以策安全。
四 天涯芳草香濃,遊子爭拜舊衣冠(3)
第二天一大早,使館的大門悄悄開啟了,門外卻聚集了五、六十名倫敦市民。眾市民堵住大門,神情憤怒激動,揮臂高喊道:“不放了孫文,使館的任何東西也不許出門!”
馬凱尼忙到門口解釋,說使館內根本就沒有什麼孫文,請大家不要誤會,但憤怒的人群那信他的話,反而聲勢洶洶,衝上前來向他要人。馬凱尼慌了,急令關上大門。但門外聚集的人眾卻是越來越多,到了中午時分,人數幾已上千。大家擁擠在門外,鬧嚷嚷亂喊口號,抗議使館非法拘禁。
與此同時,英國外交部的門口也聚集了上千的人眾,抗議政府不主持正義,並威脅說外交部若還不介入此事,市民們便將組織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地球報》派出記者到處採訪,詢問市民對此事的態度,還發文章鼓動罷工。
英國首相薩斯貝里侯爵見倫敦忽然為一個叫孫文的中國革命黨人而激動不已,生怕釀成嚴重後果,便給外交部打電話叫他們設法平息事態。外交部於是緊急召見馬凱尼。馬凱尼卻因人眾堵門,無法去外交部說明情況。英外長便在電話裡大發脾氣,斥責他拘禁孫文,導致倫敦大亂,馬凱尼詭辯說孫文是自願來使館的。外長大怒,說二十四小時內若還不釋放孫文,他便將建議讓蘇格蘭場介入調查。馬凱尼頹然放下電話,他知道此時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孫文偷運出去了,無奈下只好下令放人,同時發電向清廷彙報倫敦方面的情況。
使館大門上的小門打了開來,被拘禁了二十二天的孫文從門內走出。門外的人眾立刻歡呼起來,各報社記者的照相機也一起對準了孫文。康德黎夫婦、孟生夫婦擠上前來與孫文擁抱。激動的市民湧了上來,要一睹中國革命黨的風采。孫文沒想到門外的場面竟是如此熱烈,心內對眾人營救自己的古道熱腸感動得兩眼含淚,當下便站在使館門口,即席用英語做答謝演講。這些日子生死難測,如今重獲自由,孫文的激動是難免的,他的英語又佳,口才又好,這一場演講,真是跌宕起伏、誠懇感懷,講得神采飛揚,倫敦的市民一次次用熱烈的掌聲將他的演講打斷。
第二天,倫敦大小報紙的頭版都是孫文獲救的報道,並隨報道刊登了他的答謝演講。隨後歐洲各大報紙、美洲及日本的報紙紛紛轉載倫敦的報道。孫文一夜間成了全世界的名人。與此同時,倫敦各街區、社團等紛紛邀請孫文前往演講,孫文白日演講,夜晚便伏案寫作,將遭清使館拘禁及釋放的過程寫成了一本小冊子,起名《倫敦蒙難記》。康德黎很快便聯絡了出版社出版,此書一出,又轟動一時,很快便被譯成德、法、日等多種文字,從此之後,孫文便被公認為是中國革命黨的領袖。
因演講和出書,孫文得了一些報酬,他設法悄悄給了柯爾一些錢,以表謝意,自己就在倫敦住了下來,每日往大英博物館讀書,以探尋英國的強盛之道,繼續自己改造中國的研究。
此時,李鴻章正在美國、加拿大訪問。在這兒,他又火了一把,北美大陸上颳起一股李鴻章旋風,他所到的紐約、費城、華盛頓、多倫多、溫哥華等地,不光政要巨賈對他優禮有加、殷勤備至,即使一般的市民百姓,也無不欲一睹東方巨人的風采。各報社的記者尾隨著李鴻章一行,隨時採訪,李鴻章便趁機批評美國前幾年就興起的排華政策。當時美國社會排擠華工,以愛爾蘭人代替。李鴻章說:“華工不論是技術還是工作態度,絕對比愛爾蘭工人好!”
這時李鴻章正在費城訪問,當局格外巴結,說中國的貴人喜歡坐轎,於是,在李參觀工廠或名勝時,就不用馬車了,專門搞了一頂豪華轎子讓李鴻章坐。不巧的是抬轎的四個人全是愛爾蘭人,他們聽李鴻章說華工比愛爾蘭工好,心中氣憤,便約好一齊罷工、不抬轎子了,以示抗議。
李鴻章心中不快。但馬上就有一幫華人主動來抬轎子,李鴻章又高興起來了。這些華人以能給李鴻章抬轎子為榮,中國人的抬轎技術自然是最好的,大家滿臉自豪、渾身是勁,將李鴻章抬得舒舒服服、飄飄蕩蕩、暈暈乎乎。轎子一抬卻抬到了費城的唐人街上。
李鴻章忽然眼前一亮,放眼所見,全是中國式的建築,黃面孔、黑頭髮,華人來來往往,一街兩行幾乎全是中式餐館。為歡迎李鴻章的來訪,餐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