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第2/4 頁)
,先定下,不合適再改嘍!
“接著第四項,定位。”
褚青頓了頓,儘量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道:“我昨天說,沒有態度的電影節是不能成功的,那態度是什麼?就是定位。我想了一個主題,兩句話,大家一起研究:‘扶持華語電影新勢力、搭建國際市場交流平臺’。”
“我反對!”
這回不用問,立馬有人道:“前一句太狹小,我們又不是土匪,要什麼勢力?我看改成促進電影產業發展比較好,而且兩句話調換一下,把國際市場交流放在前面,這樣才鮮明。”
“你的也不太好,我覺得助推電影產業發展,這樣更貼切。”
“助推太老舊了,哎,實現電影全球化怎麼樣?”
“更浮誇,不好收尾。”
“搭建平臺這種說法,我不喜歡,不如說共享?”
“共享平臺?力量感不足,不夠有衝擊力。”
“……”
他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褚青就那麼看著,目光悲涼。許是真的沒休息好,一波一波的疲憊與乏力,正瘋狂吞噬著這具身體。
他已經儘量官方化,套路化了,但還是不行。眼前的這些人,不在乎什麼華語電影,只在乎言辭工整,路線正確,凸顯政績,如何與國際接軌……
“好了!”
陸偉敲了敲桌子,道:“就是交易市場和產業發展相結合,意思明確就行了,具體的措辭以後再想。小褚,你繼續。”
“哦,好!”
他緩過神,隨便揮了下手。堪稱全場最清醒的那位小姑娘,卻對他眨了眨眼睛,似乎在鼓勵。他一怔,又隨之一笑。
緊跟著,背後的大幕變動,又換成另一張資料圖。
“呼……”
褚青吐出一口氣,壓下剛才的挫敗感。
電影節定位,是丟擲的一個簡單試探,結果被轟殺成渣。而他的心理預期是,如果整套環節有100分,能拿下10分就是成功。
所以他不能退,只能一遍遍的告訴自己:我,是在打仗!(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九章 漫長的三日(4)
“第七項是場地。任何一個專業的、大規模的電影節,都會將活動場所集中。大致分為:開閉幕式場館、電影放映、交易市場和主題論壇四塊區域。像戛納,以盧米埃爾電影宮為中心,所有活動都發生在1000米以內的範圍。還有柏林、威尼斯、鹿特丹、聖丹斯和上影節,場地都集中在一塊區域,不求高大上,只求方便。”
褚青緩了緩,道:“我們一定不要發生,開閉幕式在昌*平,電影放映在朝陽,交易市場在大*興的這種情況,真的會讓人笑話。”
陸偉聽了點點頭,道:“建議很中肯,但首都的城市規劃比較特殊,我們很難找到這樣一塊地,除非新建。好了,這個問題我心裡有數……我看也差不多了,先休息吧,下午繼續。”
大領導發話,眾人暫且散會。
褚青也得喘口氣,講了一上午,浪費多少唇舌不說,主要是心累。那個侯副秘書長又出現了,拉著他去食堂就餐。這女人比他大不了多少,目的不明,反正極為熱情。
他沒心思去交際,只琢磨接下來的論題。這三天,第一天鋪路子,第二天搭框架,第三天填細節,今兒是重中之重。
轉眼到了下午,會議重開。
陸偉這次沒消失,穩穩的坐在主位,褚青大步上前,道:“上午我們討論了一些基礎內容,現在進入核心環節,即電影節的主要單元設定。這裡,我接著開頭的話講,為什麼不建議註冊A類?為什麼不建議競賽評獎?”
“全球的A類電影節,以前有12個,去年新加入了華沙,就是13個。這個資質,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統一認證。但問題是,他們不僅要稽核條件,還要協調其他電影節的意見。鑑於京城的天氣因素,我們掐頭去尾也就七個月,剛才有人說了,5月戛納,6月上影,9月威尼斯,10月國慶。目前看來,好像就4、7、8月適合,但別忘了,戛納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電影節,如果我們在它後面,再經上影堵截,輪到北影就剩下腳料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戛納之前舉辦,也就是4月份。
“但是,三個A類電影節連續在三個月內舉辦,不利於資源分散,對手也不會同意。如果扯皮的話,可能會磨蹭好幾年。”
“此其一,其二,註冊A類,首先要競賽評獎,像金棕櫚,金熊,金獅,金爵,大家都比較熟,聽著也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