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稱壓街、晃轎、踏街。樂手們此時也會變換著花樣吹奏,以提高喜慶氣氛。
當花轎在男女老少的簇擁下來到男家大門口時,迎親者會對著花轎放一掛鞭炮,或者放三聲響炮,然後花轎才能在面對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此時的男家大門緊閉,以便花轎在門前停片刻,俗稱勒性、憋性或頓生性,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綿軟,進門後能服從婆婆的管教。
新娘下轎前,由兩個姑娘或者兩個已婚婦女掀開轎簾。在有些地方,新娘下轎前還要用熨斗盛火炭烤新娘的腳,或在轎內放一把斧頭,讓婆婆去“兜福”。新娘自從在孃家穿上上轎鞋後,腳就不能沾地,直到進入洞房脫鞋坐在喜床上。因此,新娘下轎時要踩著紅氈走,稱“倒氈”。
新娘頭上蓋著矇頭紅子(紅蓋頭),在兩個已婚婦女的攙扶下懷抱瓶、花等前行。此時,新娘的左右要有兩人打著火把,前面有一人挑火盆。大門口放著一塊捶布石,石上放著一副馬鞍,鞍上有一串制錢,新娘要在女伴的攙扶下從上面邁過去,稱之為“前進平安”。在二門口放有火盆,新娘來到此處時需要從火上邁過去,代表以後的生活會紅紅火火。
新娘來到院內後就要“拜天地”,這是婚禮的重要環節,也是禮成的主要標誌。一般天地桌都會擺在堂屋門前,上面放著升和鬥(鬥在前,升在後),裡面裝滿高粱,蒙著紅紙,鬥中間插著一杆秤,升內燒一束香、前豎有銅鏡。新郎、新娘站在桌前的紅氈上,隨著司禮者的喊聲開始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
儀式結束後,新郎要用紅綢牽著新娘走向洞房。經過屋前的滴水簷時,新娘必須一步邁過去,因為據說踩了滴水簷,需要十二年後才能生孩子。
新娘來到洞房門口時,新郎應拿起供桌上的秤桿將新娘的蓋頭挑下來(有些人是在洞房內用手揭開紅蓋頭)。為什麼用舊秤挑杆蓋頭呢?因為舊秤的一斤為十六兩,每兩一個星,共十六個星,由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和福、祿、壽三星組成,取“吉星合到,大吉大利”之意。
新娘進入洞房後開臉、冠戴,重新梳妝,最後踩著糕或石板上床,並朝著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坐,民間稱其為“坐帳”或“坐廬床”。至此,拜堂基本結束。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13)
舉行完婚禮後,新郎會出去招待親朋好友,新娘獨自坐在新房中。傍晚時分,新郎、新娘要喝“合巹酒”,俗稱交心酒、交杯酒、合婚酒等。在古代,“合巹”是分瓢飲用,後來改成將兩個酒杯用紅線拴在一起,或換杯飲用。可以說,“合巹酒”是夫妻第一次面對面地喝酒。喝酒之時,通常都有鬧新房者圍觀,氣氛非常活躍。
七、鬧房
在婚禮中,“鬧房”就是鬧洞房,是非常有趣也是必不可少的專案。通常情況下,鬧房在新婚夫妻喝交心酒時就可開始(少數地方自新娘進門時開始),並一直鬧到夜半時分。
對於鬧房者,雖然“進門三天無大小”,什麼人都可以與新娘鬧,但有個基本規則,那就是鬧房者最好是晚輩,以弟侄輩為佳。人們可以圍著新娘索要煙、糖,並說俏皮話,營造歡樂的氣氛。很多時候,人們會連新郎一起鬧,要求新郎新娘“咬蘋果”、“報戶口”、唱歌,甚至“走板凳”、“燴火燒”、“啃糖”等。
新婚之夜,洞房中的燈火必須長明。當新娘、新郎上床就寢時,關係較為親密的小姑、小叔等可以悄悄來到新房窗外偷聽房中的動靜,民間將此稱為“聽房”,這屬於鬧房的尾聲。
新婚第一夜,民間有“新郎先說話生男孩,新娘先說話生女孩”和“新婚之夜不說話,將來孩子是啞巴”等說法。因此,新郎都要主動和新娘說上幾句話,而新娘則開箱開櫃拿出裡面上好的點心,與新郎共享。
八、回門
婚禮的最後一道程式是回門,即婚後新郎和新娘要一同到女家去一次,或者女家來人將新娘接回去住幾天。
關於“回門”的日期,各地的風俗略有不同,一般都是婚禮完後的第三天。有些地方是在當日回門,俗稱“小三天”。在濟南地區,結婚後的第三天早晨新郎、新娘一同回孃家,在太陽還未落之前返回,俗稱“躲瞌睡”。
“回門”當天,兩個新人還要到男家的家廟祭拜祖先,無廟者應給先人們上墳,俗稱“喜墳”。祭拜祖先之前,新人還要拜見公婆和本家的親屬,俗稱“分大小”或“認親”。
“回門”之後,新娘要把“回門”時帶來的枕、鞋等分給家中的男女老少,俗稱“散針線”或“送生活”,長輩通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