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一。”如今,石蛤蟆水餃在山東非常有名,是山東名小吃之一。
6�武城旋餅
旋餅是山東省武城縣的傳統名吃,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相傳:崇禎十七年春,闖王李自成率軍攻打北京,路經武城時聞到了特殊的香味,便帶領隨從尋找,徑直來到小小的餡餅棚。飽餐之餘,李自成興致勃勃地看了餡餅師傅的加工過程:大師傅熟練地擀皮、加餡、捲包,成形後大師傅又在手中旋轉拍打成餅狀,放在鏊子上烙成微黃色,之後又放入用碎瓦子鋪滿的地鏊之中,炙烤成金黃色。闖王看後連連稱讚:“走遍天下第一次看見如此玄妙的做法,難怪此餅有特殊的香味。看你製作此餅的方法,叫‘旋餅’更為合適!”武城旋餅由此得名,並很快傳遍了魯西大地。
武城旋餅選料精良,使用上等麵粉和瘦肉。和麵要根據四季溫度的不同掌握軟硬,並反覆揉捏,以使其有很好的筋性。餡有豬肉的、牛肉的、羊肉的,也有雞蛋的。成品厚如指、大如盤,烙好後色澤油亮金黃、外皮油酥焦脆、內餡鬆軟香嫩、肥而不膩、清香可口。
如今的旋餅在原有基礎上又發掘出 “三鮮”、“蝦仁”等多個新品種。
7�高樁饃饃
高樁饃饃是濟南歷史悠久的傳統麵食之一,當地經營高樁饃饃的店鋪有很多。清末民初時,城裡府東大街的同復昌較為有名,在西關福康街的興聖成有多人專門生產高樁饃饃,直至20世紀50年代才歇業。如今,濟南製作高樁饃饃最有名的是楊鳴友,其製作技術已傳四世,具有豐富的經驗,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譽。
製作高樁饃饃時,把麵粉和酵面放入盆中,倒入約45℃的溫水(少放水),攪拌均勻(舊時用小木槓壓200次左右),用力揣勻揉透。然後把麵糰放在面案上,用力多揣揉幾次,每揣揉一次撒一次麵粉。待麵糰揉勻且較硬時,搓揉成寬約8厘米的長條,做成每個約2兩的面劑,再把每個面劑多揉幾遍,並搓成厚約10厘米、直徑4厘米左右的圓頂生坯,要使頂部呈半圓形,底部向上為凹形。將所有做好的生坯整齊地擺放在木盤內,加布蓋好,餳半小時左右,待生饃饃脹發起來時,即可擺放在鋪有溼籠布的屜內,同時用手把每個生饃饃搓一遍。生饃饃間要相隔1厘米左右,擺完後要用溼布蓋在饃饃上面,使蒸汽慢慢蒸發,防止汽水滴在饃饃上。最後扣上籠蓋壓住上面溼布的四角,移置到沸水鍋上,用旺火蒸20分鐘即熟。做好的高樁饃饃色白光亮、硬而有層次、耐嚼微甜。
現在,絕大多數生產饃饃的店家均已使用和麵機與饃饃機,只有極少數店家依然以手工製作高樁饃饃,機械加工雖然提高了效率,但卻失去了部分高樁饃饃的風味特色。
8�馬蹄燒餅
馬蹄燒餅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芝麻、糖稀、食用鹼、食用油等,用特製鍋爐烤制而成。剛出爐時皮瓤分離、外脆內嫩、酥香兼備、香氣四溢,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三香的獨特風味,又由於其形狀如馬蹄,故名馬蹄燒餅。
第十章 食不厭精話魯菜(17)
馬蹄燒餅
馬蹄燒餅歷史久遠,在清乾隆年間已享有盛名。清朝末年,山東商河縣城經營馬蹄燒餅的張氏家族和康氏家族的名氣頗大,所制燒餅經常被過往商人帶往外地,“馬蹄燒餅”不脛而走。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馬蹄燒餅曾作為貢品呈獻給他,備受皇帝與大臣們的讚賞。
製作馬蹄燒餅時,先將糖稀放在鍋裡熬成金紅色,再用水稀釋並盛在碗裡備用。將發麵和死麵按比例兌好,做成麵餅,軋成長條,經過搓瓤、抹油、捏褶後捲起來,再用死麵做皮包起來,在光滑的石墩上搓製成馬蹄狀,蘸上糖稀、芝麻,放在特製的“吊爐”裡烤制,待燒餅呈金黃色即可出爐。
出爐的燒餅個個透著誘人的清香,燒餅貼著爐膛的那個部位微微焦黃,兩頭翹起來的邊像匹薩的圓邊一樣厚實,吃起來格外有嚼頭。
馬蹄燒餅物美價廉、老幼皆宜,是招待賓客和饋贈親友的佳品,每到節假日,人們更爭相搶購、銷路廣闊。
9�鍋子餅
鍋子餅為濱州的傳統名吃。相傳,清朝末年,濱州西關有位姓邢的做餅人,他在繼承父業做餅的基礎上,根據當地人的口味,以餅中卷餡的形式,融餅和包子的優點為一體,創制了一種新的、獨具特色的經濟、方便的麵食,取名鍋子餅,也叫“邢家鍋子餅”。
“鱸肥菰脆調羹美,麥熟油新作餅香”,這是說製作餅皮時,要選用新麥磨成的面、新黃豆榨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